2019-09-16 16:15 瀏覽量:1043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上周前半段,A股中的醫藥板塊開始發力。雖然經過上周三的回調后,醫藥(中信)指數全周累計上漲1.22%,但據業內機構監測,近期部分資金、特別是境外資金開始青睞該板塊前景。
市場分析師強調,由于具有剛需性,不少上市醫藥企業未來增長韌性足,醫藥板塊的整體投資潛力較大。
資金青睞醫藥股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除境內資金外,部分境外資金也對中國相關醫藥股頗為青睞。
興業證券分析師徐佳熹表示,近期外資對中國相關醫藥股開展全方位挖掘,不論是境外成熟市場上對優質中概醫藥股的挖掘,亦或是陸股通開通后外資對部分標的的持續流入,均體現了外資對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資產”,即先導性領域和龍頭公司的推崇。這些“核心資產”所處的細分領域正是未來中國醫藥行業轉型和發展的方向,而它們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將使其取得超過行業的增速。
民生證券分析師孫建指出,未來醫藥板塊的增長韌勁仍較為充足,逐步加倉二線龍頭。相比上半年,發現近兩個月龍頭公司的估值中樞進一步提升,這是行業加速轉型期,除了短期中報業績高增長標的受市場熱炒外,龍頭公司基于確定性優勢更加被投資者關注。
分化中尋找機會
市場人士還指出,展望未來,醫藥板塊需要在分化中尋找投資機會。
徐佳熹認為,未來資金會流向“新龍頭”、“新對標”。外資擁抱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趨勢不會改變。具體來看,新龍頭是指此前在境外上市,有一定口碑和投資者基礎,近兩年來,新近登陸A股的龍頭企業。新對標是指海外有優質大市值對標,在國內還處于成長階段,且收入利潤增長較快的細分領域龍頭。
孫建表示,建議投資者選擇在過渡期那些大概率活下來的公司。在其重點關注的醫藥企業的估值比較中,發現主流醫藥68家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平均預測市盈率為36倍和29倍,但估值分化比較明顯,創新藥為主的公司、創新服務方、醫療服務標的普遍給到45倍以上甚至60-80倍的市盈率,而中藥、化學制劑、特色原料藥等的估值普遍在20倍市盈率以下,醫療器械、商業板塊的估值和整體估值相當。當下應立足長期競爭力、在持續優先關注一線龍頭的同時,尋找被忽略的龍頭,部分二線龍頭的估值具備修復空間。
中泰證券研究所指出,2019年中報收官,醫藥板塊持續分化。盡管板塊整體增速略有放緩,各個子板塊分化明顯,生物制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板塊均有不錯表現,結構性機會凸顯。醫療服務細分領域下的CRO和醫藥商業下的藥店子板塊表現十分亮眼,各自行業的高景氣度有望持續,建議重點關注。
上一篇:2家支付公司“退場” 嚴監管仍將持續
下一篇:不喜歡的食物站著吃變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