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5 10:22 瀏覽量:14502 來源:蘇州日報
優質地產農產品能夠走遠,在保障品質、提升形象的基礎上要同步做好銷售渠道的暢通,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需要不斷完善銷售的網絡。
前天,位于南環匯鄰廣場的蘇報鄰里匯鄰店正式開業,“蘇州大米”地產新米、“水八仙”產品在這里展示展銷,多個“蘇州大米”品牌也已入駐。
蘇州耕地資源緊缺,如何提升單位面積耕地的產出效應,強化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很重要。據悉,到2020年全市將新增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10個,無論是“蘇州大米”還是“蘇州水八仙”都是全市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
為了打響地產優質農產品的品牌效應,蘇報集團幾度聯手市農業部門開展活動,比如“2017年蘇州十大地產優質大米”評選、“2018年蘇州大米品牌價值評估評價”、“蘇州水八仙”形象推廣語征集活動等,全方位的推廣與宣傳也讓“蘇州大米”“蘇州水八仙”品牌的知曉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如果說蘇州市民餐桌上的消費原本就懷有一定地產情結的話,那么充分的推介和展示就可以更好地加深印象和放大消費基礎。不過,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最終目的還是促成消費,要把品牌效應轉換為市場效益。地產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最終的餐桌,除了宣傳推廣提升品牌的認知度,還必須更好地打通銷售的渠道,讓市民買得方便。
走街串巷,偶爾也能看到農民挑著地產時令貨進城叫賣,固然正宗新鮮,但這種方式不能成為常態。去逛逛農貿市場,一定的時間節點上也能挑到想買的地產優質農產品,但似乎也很難做到應有盡有。在農戶、農業生產基地和市民、市場之間直接架起橋梁,
不僅讓市民享受到直銷的便利和實惠,很多地產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和品種在同一空間里集散,消費選擇的多樣性也讓市民感受到方便,這就是蘇報鄰里匯鄰店的特別之處。品牌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軟實力,但優質地產農產品能夠走遠,不僅要塑品牌,更要拓寬銷售網絡,在保障品質、提升形象的基礎上要同步做好銷售渠道的暢通,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需要不斷完善銷售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