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6 10:28 瀏覽量:2649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據港交所披露信息,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中國飛鶴有限公司通過了港交所主板IPO上市聆訊,即將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飛鶴聆訊資料顯示,按2018年零售銷售價值計,飛鶴在國內和國際同業中排名領先,市場占有率為7.3%;在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集團方面,飛鶴的市場占有率達15.6%。
近三年,飛鶴在營收和凈利方面都增長較快。據聆訊資料披露,2016-2018年,公司收益分別為37.24億元、58.87億元、103.92億元,利潤分別為4.06億元、11.6億元、22.42億元,三年間毛利率由54.6%提高至67.5%。
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對高品質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超高端和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有望繼續整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動力。
近年來,飛鶴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一直在往高端和超高端線靠攏,迎合了我國市場消費升級。從2016年至2018年,飛鶴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銷售額分別占其總收益的42.6%、64.5%、64.1%,到今年3月底,該占比進一步上升到了65.8%;同一時期,其普通嬰幼兒奶粉的銷售額已從2016年42%降到了24%。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017年至2019年6月30日,飛鶴高端產品的平均售價與銷量出現了波動。
對此,飛鶴方面表示,高端產品的平均售價由2017年至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加強該等產品的宣傳工作以適應市況,銷量由2017年至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由于2018年下半年乳鐵蛋白出現供應短缺。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平均售價高于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是因為公司鑒于市況而調整宣傳策略,銷量有所上漲主要受對該等產品的需求增長所帶動。”飛鶴方面稱。
資料顯示,成立于1962年的飛鶴,前身是趙光農場乳品廠,隸屬于農墾總局,屬于規模較小的國企。自從冷友斌成為趙光農場乳品廠的廠長后,飛鶴開始飛速發展。2003年5月,飛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乳品企業。隨后在2005年4月,飛鶴乳業成功轉板到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場交易。然而由于美股融資成本越來越高,難度也越來越大,2013年7月,飛鶴乳業退市并完成私有化。
針對此次香港上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飛鶴經過多年發展之后,產業鏈、渠道和市場發展相對完善,將要進行多元化、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布局,此時需要資本端的支撐和助力,因此上市勢在必行。
上一篇:廈門蓮前查獲780公斤私宰豬肉
下一篇:蒙牛乳業穩扎穩打步入全球乳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