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0:08 瀏覽量:21517 來源:農民日報
日前,江蘇省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與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在“雪頓節”期間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就全面深化泰州對口支援曲水工作、推動合作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推出務實舉措。
“2019年,才納鄉一定會展現出一個水更清、天更藍、地更凈、景更美、人更富的狀態。”曲水縣才納鄉工作人員卓嘎說:“這幾年,才納鄉在泰州援藏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地域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凈土健康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昔日名聲在外的貧困鄉變成了聞名遐邇的富裕鄉。”卓嘎洋溢著一臉自豪感。
才納藏語意為“菜源”。相傳吐蕃時期,文成公主為此地送去菜種。飲水思源,才納因此而得名。
雖有“菜源”,但群眾卻吃不上菜。卓嘎說:“舊西藏土地貧瘠,地里基本長不出蔬菜,即便長出蔬菜也得供領主老爺食用。”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別是民主改革后,群眾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種出了屬于自己的蔬菜,才第一次吃上了蔬菜。過去蘿卜燉牛肉、大白菜燒罐頭是群眾望之解饞、最受歡迎的菜。但現在群眾餐桌上的食材已發生很大的變化,蔬菜產品已是琳瑯滿目。他說:“這得感謝改革開放,感謝泰州的援藏干部。”
卓嘎說,改革開放后,才納有了蔬菜大棚;高速公路修通后,才納變成了拉薩市場的“菜源”;泰州援藏干部來了以后,帶領才納人富而思進,引進葡萄、郁金香、食用玫瑰、油用牡丹、香水百合等,才納變成了香艷的“果園”“花園”;現在,泰州和才納的兩個農業園區再次強強聯手,才納一定會變成才納人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示范園”。
據了解,泰州市與曲水縣開展對口援藏工作以來,援藏項目資金先后投入數千萬元,已引進8家企業入駐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先后建立起特色種植基地、產品展廳、高效智能溫室等,并通過租賃流轉土地,進行產業開發,用每天120元工資雇傭當地農民種植藏藥、果樹、農產品等,進行深加工,給當地農民帶來不少收益。
江蘇省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柏長春說,將發揮江蘇園區在種源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等方面的產業優勢,通過雙方在智能農業裝備、凈土健康產業、農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實踐農業物聯網新技術、設施農作物栽培、水肥一體節水灌溉、節能溫室大棚、藏藥材生產等項目的示范推廣應用。依托江蘇園區現有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臺和載體,支持曲水才納園區創建1-2個科技創新平臺,突破核心產業技術瓶頸,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
拉薩市曲水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主任洛桑旦巴說,江蘇園區科研實力雄厚,產業特色鮮明,此次江蘇園區與才納園區強強聯手,在人才智力、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才納園區交流交融,共同開發江蘇和西藏市場,以市場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帶動雙方消費升級,促進彼此三產融合,一定會助力曲水現代農業實現新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