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14:02 瀏覽量:13954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近日,2019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大會在成都高新區舉行。會上,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宣布揭牌成立。
2019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大會舉行。
作為一場行業頂尖高端會議,大會吸引了杰特貝林、博福益普生、諾和諾德、費森尤斯卡比、武田制藥、葛蘭素史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重要嘉賓,以及來自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參與。論壇環節,經濟學家、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周天勇,德國醫藥批發商協會會長托馬斯·普斯特,國家衛健委體改司督導評價處處長周小園等專家業者,從國際國內的宏觀環境角度,就醫藥供應鏈的政策和市場環境進行專題分享。
強強聯手 專業服務國際國內藥械通關
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此次宣布成立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由國藥西南公司和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是一家專業化藥品進口代理企業,將依托國藥集團專業化優勢,為國際國內藥械企業選擇成都通關提供專業化服務,致力于打造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
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規劃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倉儲中心初期規劃庫區全陰涼庫覆蓋,規劃立體冷藏庫、平置冷藏庫、冷凍庫、恒溫專庫及雙溫查驗專區、陰涼庫等功能庫區,可實現同時儲存藥品托盤約2000個、藥品約3萬箱。保稅倉儲區部分可實現冷鏈醫藥從運輸至查驗、倉儲、出庫全程全封閉冷藏環境,確保藥品儲存安全。
作為醫藥集團在川設立的省級子公司,國藥集團西南醫藥有限公司多年來嚴控質量管理,著力打造專業三方物流體系及冷鏈配送體系,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嚴謹的質量管理體系,將助力新公司快速發展,推進生物醫藥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在揭牌成立的同時,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就在會上同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集中簽訂建設口岸藥品查驗倉儲基地的合作協議。三方將全面展開合作,共同助力成都打造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新樞紐。
資源互補 生物醫藥供應鏈走向鐵路時代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平臺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煒認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設立的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中心可充分利用成都空鐵聯運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引中外著名藥企亞太供應總部,吸引人才、創新成果及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等高端創新資源聚集。
“以前我們有80%靠空運,20%是海運。現在有了鐵運,比空運節省更多成本。”在陳煒看來,成都建設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除了雙機場的空運優勢外,鐵路優勢也是其中的關鍵因素,“若是成都建好了生物醫藥供應鏈,可以成為‘一帶一路’新藥進口的第一站。雖然難度較大,但這條供應鏈一旦真正打通,也許我們生物醫藥的供應鏈,將從空運時代走向鐵路時代。”
對此,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早有舉措。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有關負責人介紹,生物城內1.5萬平方米冷鏈物流倉庫正加快建設,其中2000平方米是保稅冷鏈物流倉庫,全面建成后將躋身國內冷鏈物流設施基地和服務能力的第一梯隊。
聚集人才 天府國際生物城打造4鏈條1社區1體系
記者了解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包含供應鏈在內“四鏈條一社區一體系”產業生態圈(即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金融鏈,生活宜居國際社區,專業化精準化服務體系),以人才聚集為核心要素,這是生物城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是成都市重點打造的國際化生物醫藥園區,規劃先進、產業功能布局完善,生活配套日趨完善,目前正在向著新型城市目標發展。”先導藥物有關人士表示,這也是他們選擇將項目落戶生物城的原因。
經過3年的發展,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目前共引進項目127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其中包括諾獎團隊5個,國家級院士團隊4個,高層次人才團隊51個。目標打造成為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雙創人才棲息地,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國際化的生命健康小鎮,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的創新實踐區。
專家聲音
德國醫藥批發商協會會長托馬斯·普斯特
我們進入中國市場多了一個選擇
作為監管和GxP(藥品類認證系統)、市場準入和授權問題方面的專家,托馬斯·普斯特認為,成都目前構建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中心的舉措,讓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醫藥企業又多了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選擇。“藥品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對于溫度及其他存儲條件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所以我們最看重的是,從歐洲運到中國的藥品,能否保持住藥效。這一點上,成都積極推進的冷鏈物流將起到重要作用。”托馬斯·普斯特說。
相關鏈接
“成都宣言”發布:
共建共享生物醫藥供應鏈新樞紐
近日,在2019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大會上,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聯合成都市供應鏈協會共同發布“成都宣言”:全球醫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匯聚一堂,倡議在蓉共建共享生物醫藥供應鏈新樞紐。
“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為國際合作拓展了新空間。“成都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正加快打造專業化醫藥供應鏈新樞紐,為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發展提供新方案。”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秘書長吳云認為。
吳云說,通過2019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大會,與會各方達成多項共識。“成都建設專業化生物醫藥供應鏈新樞紐具有交通和成本、產業基礎、市場、服務、環境等5大優勢,通過成都融入‘一帶一路’連接全世界已經成為最佳選擇之一。”
同時,成都組建了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建設領導機構,發布了生物醫藥供應鏈建設3年行動方案,規劃建設了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和“全球藥品物流平臺、國際藥品交易平臺、藥品監管服務平臺”三大平臺,實現了西部首單空鐵兩運醫療產品通關,正加快研究出臺專項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以生物醫藥為主體的國際班列服務質量體系建設。“一年來行動迅速,成效顯著。”成都供應鏈協會秘書長王智超介紹。
王智超表示,醫藥供應鏈體系建設是成都的城市戰略,也是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將通過“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加強專業化人才培養、新技術創新及應用、標準化和行業自律”等措施,構建“東上海、西成都,連全球”的生物醫藥進出口口岸新格局,為人類生命健康安全和醫藥產業發展持續貢獻成都方案和成都智慧。(葉青 黃啟恒 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