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14:26 瀏覽量:1697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美國認證協會(簡稱“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的認證亂象,“國際注冊營養師”則是其中最火爆的一類。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同時由于營養缺乏與營養結構的失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與膳食營養密切相關的疾病罹患率居高不下,生活中急需營養師的正確指導。今年7月,國務院部署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目標之一就是:到2030年,要實現每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員。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人們對營養知識的渴求,讓營養師成為最熱的職業之一。
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了包括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證在內的114項執業職格許可。營養師資格認證出現了真空地帶,供求產生懸殊,一些培訓機構便借機打起“國際牌”,一時間各種營養師山寨認證機構橫行。據調查,這些機構招收的學員無論什么教育背景,只要經過短時間培訓,都可以拿到營養師資格證。
不正規機構培訓出來的當然是不正規的營養師,這些人教育水平、知識背景良莠不齊,向大眾傳播很多錯誤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朋友圈中許多混淆視聽的謠言的興起與這些偽營養師不無干系。混雜的培訓,不僅玷污了注冊營養師的這一稱號,也讓人們對營養師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極大削減了營養師的社會公信力。
偽營養師認證的盛行,凸顯出了正規認證的缺位。目前,我國注冊營養師認證正處于由國家職業認證向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等機構擬定相關標準并進行認證的轉型過程中。與此同時,國內相關部門還沒有設立針對培訓機構的監管機制。相關體系的不完善,導致不合規的培訓機構乘虛而入。應盡快建立相關培訓監管體系,通過有序監管讓市場上具有欺騙性、短平快的所謂營養師培訓盡快消失,才能凈化市場。
另外,偽營養師大行其道,也與真正有含金量的營養師太少有關。當前,我國對于營養師的認證門檻還比較高,營養行業內部公認的營養師認證,只有中國營養學會建立的注冊營養師認證。而根據國際注冊營養師培訓的基本要求和規范,注冊營養師具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正規營養師的稀缺,讓偽營養師在市場上成為搶手職業。為此,國家還需要加大對符合國際要求和規范的營養師的培養,滿足公眾需求,緩解專業營養師缺乏的困局。
相信隨著我國營養師培訓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更多合格的營養師將走入尋常百姓家。(楊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