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11:16 瀏覽量:1635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大埔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全縣面積2467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大埔有“三區六鄉”之稱——中央蘇區,革命老區,邊遠山區,文化之鄉,華僑之鄉,世界長壽鄉,中國青花瓷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蜜柚之鄉。
大埔縣長壽現象具有較高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主要得益于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人自身協調發展三大因素,具有健康長壽產業的生態環境、養生資源、民族文化底蘊等發展基礎和條件。
“世界長壽鄉”的新晉者
2013年9月16日,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大埔“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同期還舉行了健康長壽高峰論壇,來自廣西、四川、貴州、浙江等地專家學者一起解讀大埔長壽現象。在評審“中國長壽之鄉”的15項考核指標中,大埔縣已有13項達標,一些指標還遠超考核標準。其中,長壽代表性、整體性和持續性3項必達指標全部達標。據統計,全縣百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連續3年超過7/10萬;2011年底,百歲老人50人,占當年全縣戶籍總人口數的9.18/10萬,百歲壽星呈逐年增長趨勢。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2010年全縣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8.86歲,比全國平均預期壽命高4.03歲;2011年全縣80歲以上老人13458人,占總人口的2.47%,超過1.4%的規定標準。
大埔縣委書記朱漢東(右)接受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調查團團長、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主席森下敬一(左)頒發牌匾
大埔縣于2015年向國際自然醫學會中國總部提出“世界長壽鄉”申請。經過3年多的準備,2018年7月,大埔正式啟動“世界長壽鄉”創建工作。2019年6月28日,由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梅州市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的世界長壽鄉(中國·大埔)頒證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大埔縣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第8個“世界長壽鄉”。大埔縣縣委書記朱漢東表示,“世界長壽鄉”是一張含金量很高的綜合性社會名片,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大埔縣能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將進一步增強大埔的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增強大埔在國內乃至國際的知名度,對推動大埔縣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和生態富民強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就我國而言,目前真正具備公信力的長壽之鄉只有兩類:一類是中國長壽之鄉,另一類是世界長壽之鄉。而兩者又并非同一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目前國內共有77個中國長壽之鄉,而世界長壽之鄉在全球范圍也僅有16個。如果將長壽之鄉比作一個俱樂部,中國長壽之鄉就是普通會員,而世界長壽之鄉則是VIP。簡言之,世界長壽之鄉是中國長壽之鄉的升級版。
大埔縣將以榮獲“世界長壽鄉”稱號為契機,發揮“世界長壽鄉”品牌效應,以新視角、新路徑,發揮長壽資源,發展獨具特色的長壽餐飲、長壽療養、長壽旅游等產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構建“五星爭輝”區域新格局
如今,在大埔城鎮和鄉村,涌現出眾多耄耋高齡的長壽老人,四代乃至五代同堂的幸福家庭屢見不鮮,長壽之鄉名副其實。據統計,大埔縣百歲以上老人130人,每10萬人就有22.85位百歲老人。80—89周歲老人13071人,占總人口的22.98‰;90—99周歲老人3897人,占總人口的6.85‰。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大埔縣人均預期壽命達78.86歲,而2018年更是高達79.55歲。
獲評“世界長壽鄉”后,大埔縣縣長熊鋒松表示,下一步大埔縣將緊緊圍繞梅州市委構建“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部署和要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生態養生、健康食品等大健康產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梅州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建設中藥材基地為契機,制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把大埔農品、山品、硒品、小吃和生態養生、中醫康養整合起來,形成以大健康產業園為核心引領的產業布局體系,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健康養生最佳目的地,努力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致力打造梅州康養文旅之星。“大埔縣能把健康作為未來奮斗的目標,這是明智之舉、遠見之明,作為大埔縣的健康顧問,我將竭盡全力,做好一名健康工作人員的工作,并為把做法、成就推向全國做努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說。
上一篇:我國大健康產業未來可期 ——訪中國健康產業促進會常務副理事長張詠
下一篇:用心去愛孤殘兒童的“院長媽媽” ——記積極探索“茂名模式”的福利院院長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