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09:06 瀏覽量:26129 來源:中國食品網
昨日是今年茅臺酒二輪次基酒開烤的第一天,也是茅臺集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進行復工生產的第一天。
凌晨4時20分,第一批工人進廠。半個小時前,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已經來到廠區大門等候,準備迎接茅臺員工們的到來。
經過了周密且充分的防疫準備后,茅臺正式進入新一個生產周期,也成為疫情之下,第一個正式復產的白酒企業。
茅臺集團的復工復產將分兩個階段進行。2月13日的復工以茅臺酒、系列酒、習酒等生產及相關保障部分為主,復工人數不超過總數的60%,機關單位復工人數不超過30%,同時,非必須到現場作業的人員,盡可能采取網絡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進行。2月17日,視疫情發展,逐漸恢復包裝、勾貯及機關管理等崗位。
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控制,茅臺緣何堅持積極復工復產?其背后的底氣緣自哪里?
這場漂亮的“硬仗”,茅臺用了22天?
1月23日,新冠疫情爆發,全國旅游、餐飲、航空等行業陷入停滯,在消費信心指數跌至低谷的大背景下,酒水板塊也沒有幸免,在2月3日的節后開市中,一度下跌超過9%。為此,市場上看衰、看跌酒行業發展的冷風勁吹。而此時的茅臺集團也正在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的帶領下,精心謀劃、積極應戰,一邊捐贈8000萬元助力國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邊實地檢查部署一線防控工作,并強調指出:茅臺將緊緊圍繞國家疫情管控大局,秉承今年“計劃不變、任務不減、指標不調、員工收入不降”既定目標,有序統籌當前各項工作,穩定規范市場發展。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大盤穩定的關鍵時刻,茅臺的“信心”,無疑為行業注入了強大了動力。自2月4日開始,在茅臺的帶領下,白酒股票又開始強勢上揚,成為了股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行動是信心的保證。行業雖已止血,但李保芳明白,沒有復工復產,一切前景都是空談。為此,2月6日,茅臺集團集體討論通過了《生產及保障系統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總經理李靜仁在調研習酒公司、201廠時指出: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提前謀劃、做好保障,確保疫情防控及復工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自此,茅臺復工復產進入全面準備期。李保芳在2月8日的準備會上,在聽取了班子成員匯報各子公司、各部門的疫情防控情況后指出:季節不等人,茅臺酒的生產若貽誤季節,就會造成被動,引起連鎖反應。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將按期復工生產,時間為2月13日(農歷正月二十)。 茅臺開始正式進入復工復產“沖刺期”。口罩、測溫儀等疫情防控物資的準備,與當地政府溝通協調,細化完善方案等工作陸續展開。2月11日,各項工作全部就位,茅臺已具備復工復產條件。在這個關鍵時刻,李保芳再次強調:我們必須以一級的擔當、一級的作風、一級的措施,確保工作始終處于一級狀態、一級水平、一級效果,堅決打贏這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而在茅臺復工復產僅剩最后一天的2月12日,還放不下心的李保芳,又輕車簡從來到201廠、301廠調研指導,在了解了最一線準備情況后指出:茅臺生產不能錯過最佳時機、疫情防控不能容忍半點疏漏。茅臺復工復產是不能輸的硬仗。雖然戰事辛苦,我們仍要打的漂亮。可見,這場持續22天的復工復產戰役,是茅臺集團一次次沖刺中的勝利,是茅臺精神在大疫面前的精彩展示。
復工復產,茅臺的背后是什么?
著名白酒專家鐵犁指出:茅臺有信心,酒業有希望。率先打響復產“第一槍”,是底氣、責任,更是擔當!那么,茅臺復工復產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李保芳在研討復工復產時指出: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一切都不能放松,茅臺酒的生產更不能錯失最佳時間。要根據生產情況,倒排生產速度,必須時做好員工動員工作,能休則休,不能休則不休,與時間賽跑,確保二輪次茅臺基酒的產質量。茅臺緣何要與時間賽跑來復工復產?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田卓鵬認為:其實這是茅臺釀造高品質醬酒的堅守。眾所周知,按照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生態要求,茅臺嚴格遵循“一年生產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12987”釀造工藝。而春節過后的氣候環境,正是開窖蒸酒的絕佳時間,如果錯失這個節點,必定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酒的質量。這對視品質為生命的茅臺來說,是絕不允許出現的事情,所以寧可在疫情期間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來盡快復工復產。另外,茅臺復工復產也占盡了地利的因素。截止2月12日,貴州全省確診新型冠狀病毒135例,治愈20例,屬于輕度感染區。而茅臺更是始終保持著零感染率,對生產端和銷售端的影響,完全在可控范圍之內。這一點,華創證券發布研報中也顯示:貴州茅臺等龍頭企業節前出售目標完成良好,職業龍頭平穩向上趨勢不會改變。而作為酒業“龍頭”的茅臺,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復工復產,對整個行業提振信心、穩定發展,無疑有著“定盤星”的帶動作用。而在復工復產中,茅臺并非為眼前的防控形勢而沾沾自喜,反而加碼了更多的系列防控措施,即:繼續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全面壓實工作責任,持續加大疫情排查力度,提高重點人員統計效率和質量,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全面落實好疫情篩查、通勤管理、就餐管理、清潔消毒、體溫檢測、個人防護、物資保障等各項措施,盡最大可能阻斷傳染源。同時,在食堂時,盡量減少交流,尤其是服務員與就餐者,不能面對面在就餐時間交流。機關大樓、廠大門等幾個點檢測溫度時,要以90度的站位來完成,不要站在正對面,對著被檢測者頭部測溫,以免給被測量者帶來不適感。
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為茅臺復工復產掃清了障礙,成為了其背后戰勝疫情、迎接挑戰的動力源泉。對此,田卓鵬指出,茅臺復工復產釋放三大信號:1、廣大酒企需要一手抓生產復工,一手抓應對措施。2、“日報告,零報告”,防護仍然是酒企的首要責任;3、任務不減,指標不調,一二線名酒自信與名優酒廠商庫存平衡成為行業看點。
新機遇新挑戰,“疫”后時代酒業如何走?
其實,除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汾酒等頭部企業,也按下了復工復產的快捷鍵,有的部署時間還早于茅臺,只是復產的問題上,還處于評估階段。這其中有地域環境的因素,也有評控掌握的問題,但都已箭在弦上。而茅臺率先打出“第一槍”,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占位。正如李保芳所言:從過去的情況看,大的危機之后,新的機遇也會到來,一些拉動經濟復蘇的宏觀對沖政策,必然帶來諸多利好。我們必須提早預判、早做準備,抓住機遇、推動發展。尤其是習酒公司,要進一步提高境界、拓寬眼界,搶抓機遇。茅臺立足未來的“第一槍”如何打好,其實,也并非沒有挑戰。2月8日,陜西酒商王俊說:目前,西安市場茅臺售價已跌至2000元左右,炒茅臺的黃牛血本無歸,這對一心想穩價的茅臺肯定是好事,但對其他酒品卻是災難。對此,李保芳認為,現在的注意力,還是要集中到疫情之后的市場上來,要提早研究、把握大勢、爭取主動,不必擔心賣不掉、價格出現逆轉。應該說,這次疫情中,頭部品牌的受影響無疑較小,同時也有快速恢復的實力,但對區域中小企業而言,這次沖擊,讓其本已嚴重積壓的庫存,更加增添了變數。鐵犁也指出:此次疫情對國家經濟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但總體看來,相對其他行業,白酒行業的影響仍屬于較小,但還是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庫存高企的背景下,復工復產仍面臨諸多困難。田卓鵬則認為,疫情恢復期可能得到5月份左右,因此整個酒業的追趕策略應該放在下半年,而此時抓練內功的生產,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醬酒本身具有飲用價值、收藏價值、投資價值,茅臺這些方面優勢更加明顯。對茅臺來講,本來貨源緊張,不像其他名酒廠,而其他名酒廠也會指標不調、任務不減,所以平衡庫存會是一大看點。呼吁廠家給大經銷商減負,同時,制定一些幫商扶政策,以免出現價格不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