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08:45 瀏覽量:21350 來源:中國食品網
經濟觀察報道 (羅琴 葉青報道)2月16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隨著威特龍消防安全集團股份公司、戴爾(成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近日通過復工備案,成都高新區已有超七成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復工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250家。
早在三周前,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局即建立“三個一”工作制度,即幫助企業制定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防疫體系,督促企業建立一本全面的員工健康管理臺賬,要求企業組建一支專門的疫情防控隊伍,通過早介入早籌劃,為企業有序安全復工復產提供保障。目前,區域內龍頭企業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恢復至平時產能的80%,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恢復至50%。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復工率已達82%,本月內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預計將恢復至去年同期60-70%的水平。
早介入早籌劃:幫助企業盡快復工
早在2月3日,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莫仕連接器(成都)有限公司就正式復工生產,是成都高新區規上工業企業中最早復工的一批。
公司運營總監李傳仲介紹說,早在1月23日,公司就成立了4人領導小組,時刻關注疫情變化,籌劃節后復工事宜。與此同時,公司還抓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的籌備,“早籌劃才能早申報復工”。
莫仕連接器快速反應的背后,離不開成都高新區相關部門的助力。“大年三十以來,我們緊急制定了‘三個一’工作制度,即幫助企業制定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防疫體系,督促企業建立一本全面的員工健康管理臺賬,要求企業組建一支專門的疫情防控隊伍。”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企業服務處處長張毅和同事們連續十幾天“白+黑”,為每家復工企業建立起疫情管理臺賬。
相似的操作模式,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也能看到:每一家待復工企業都有2名來自生物城管委會的聯絡員進駐,提前幫助企業做好防控方案、應急預案、物資儲備、人員排查等準備工作。
多方聯動強化服務:共同解決復工物資難題
不能保障口罩等防疫物資,就談不上有序復工。這一點,TCL王牌電器(成都)有限公司供應鏈經理蒲海很有感觸,“雖然我們2月9日就已經逐步復工,但因為體溫槍不夠,還不能全面復工。”
蒲海說,“成都高新區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們的困難后,積極為我們協調,幫助我們拿到了成都市有關部門開具的介紹信,去定點企業采購到了25把體溫槍。”
為協助企業解決復工前的防疫物資難題,成都高新區各部門積極行動。“我們號召和鼓勵區內的企業互幫互助,共享防疫物資的采購渠道等。”讓成都高新區經濟運行局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欣慰的是,許多企業用實際行動響應這樣的號召,“區內一家企業,利用自己在海外布點的優勢,采購了大約3.8萬只口罩,無償捐贈給我們用于一線防疫工作。我們再安排有需求企業主動與其對接,進行防疫物資采購。”
加大供應量,是解決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不久前,成都高新區法院“復活”了一家破產企業。“春節假期期間,法院了解到一家口罩生產企業愿意與我們合作,從省外整體搬入防護口罩生產線,在我們公司潔凈車間內進行生產,他們綜合研判后,同意我們跟對方合作生產防護口罩。”被“復活”的這家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4條口罩生產線都已開始生產,日產口罩10萬余只。
因企施策: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
從春節到現在,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一直沒有停歇。“如果春節前那一批關鍵原材料沒有準時到位的話,現階段產能恢復到50%可能會有困難。”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公司的一家重要原材料供應商在湖北荊門,為緩解疫情導致的物流難題,成都高新區在春節期間專門幫助企業協調了四省通行許可證,保證了原材料供應。
在張毅看來,京東方等龍頭企業的快速復工復產,還跟成都高新區近年來注重產業生態圈建設,特別是加大龍頭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的招引力度,努力提高本地配套率有密切關系,“以京東方舉例,其不少配套企業就布局在高新西區及周邊區域,目前這些企業也相繼復工。”
材料短缺之外,“人手”是企業面臨的另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不少工廠的工人春節回家后,因為疫情影響,返回工廠上班有困難。”張毅介紹說,大型制造企業比較集中的高新西區問題更加突出。而另一方面,因疫情影響,成都高新東區有大批務工人員無法外出務工。目前成都高新區正在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高新東區的務工人員前往高新西區就業。
“企業復工前后面臨的問題,我們都會想辦法協調解決,確保企業能夠盡快復工,復工后能夠穩定生產。”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生產,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保障,向群眾交上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