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6 10:19 瀏覽量:29746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的通知》,部署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 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锻ㄖ分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查清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實底,強化依法治理和責任落實,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切實守住庫存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的底線,確保國家糧食儲備安全。
據悉,此次糧食庫存大清查的范圍包括中央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國家臨時存儲糧、國家一次性儲備糧、地方儲備糧以及存儲政策性糧食企業,同時對企業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儲備糧輪換管理、政策性糧食庫貸掛鉤、財政補貼撥付等情況進行同步檢查,驗證庫存糧食的真實可靠性。
按照《通知》要求,本次糧食庫存大清查以2019年3月末為清查時點,分為準備、自查、普查、抽查、整改五個階段。為保證大清查取得預期效果,將率先在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貴州、陜西、甘肅10個省,每省選擇2個市州,開展清查試點。
對糧食庫存大清查中可能發現的問題,《通知》中也明確要求各地要督促企業狠抓整改落實,建立整改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要強化責任,嚴格落實自查、普查、抽查責任。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目前我國糧食儲備相對充沛,但是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因此,查清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實底意義重大。
李國祥:我國對政策性糧食每一年一次例行大檢查,例如清查糧食庫存數量、質量狀況;賬面和實際數據是否相符;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是否落實;按主產區、主銷區等不同類型核查糧食儲備數量是否達標;通過財政補貼收儲的糧食是否符合數量、質量要求。大檢查能更好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因此意義重大。
今年有個特殊情況:國家糧食局現在變成了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這種情況下,糧食大清查更具特殊意義。當然我國這幾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最主要的是督促收儲庫點盡職盡責把政策性收儲的糧食保管好,不出現任何不合理的損耗。要核查數據到底準不準,督促收儲庫點盡職盡責,對違規的問責,讓收儲的糧食能夠符合《國家糧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確保糧食心中有數、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