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10:40 瀏覽量:20373 來源:第一財經
從象牙、犀牛角、活體龜、穿山甲及其鱗片,到鱷魚、蟒蛇及其制品,再到蜥蜴、蜘蛛、螞蟻……在長長的走私野生動物名錄上,這些走私品的數量始終排位靠前。
野生動物走私,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野生動植物物證技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專家費宜玲在2019年11月發表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網絡化的危害和監管》一文中介紹,國際上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量十分巨大,全球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貿易額約50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非法貿易額更是驚人,據估計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類走私額達500億美元,是僅次于軍火、毒品的第三大走私行業。
“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不僅擾亂了國際貿易市場,也是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重要原因。”費宜玲表示。
我國是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近10年來僅海關公布的非法野生動物走私案件就涉及多達109種野生動物。
1月16日,海關總署發布的2019年打擊走私情況顯示,全國海關偵辦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467起,查獲包括象牙、穿山甲等各類瀕危物種及其制品1237.6噸,分別較上年增長2.2倍和8.6倍。
通過對近期各類案件梳理,一條國際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貿易路線圖,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隨著網絡交易的興起,野生動物網絡非法貿易變得越來越隱蔽。
幾乎市場上能見野生動物產品都存在走私問題
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17年)》(下稱《研究報告》)介紹,由于我國野生動物產品需求旺盛,導致進口走私問題嚴重。幾乎市場上能見到的野生動物產品都存在走私問題。
《研究報告》介紹,進口走私貿易產品中,比較大宗的包括從東南亞走私入境的兩棲爬行動物等,從俄羅斯、朝鮮走私的虎、熊、林蛙等野生動物產品。其中鱷魚、毛皮動物是走私比較多的產品。
尤其是毛皮動物產品。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的毛皮服裝及服飾產品零售市場增長速度很快,由于國產水貂皮的品種、毛色、質量與北歐、北美等地的產品有一定差距,國內每年都大量進口北歐和北美等毛皮動物養殖國生產的毛皮原料產品。但因進口原材料關稅較高,一些企業開始冒風險從事非法的毛皮張走私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