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10:27 瀏覽量:2467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足不出戶”已經成人們的常態,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臺成為居家飲食的不二之選。為有效遏制疫情在餐飲環節擴散,浙江省金華市各市場監管部門群策群力,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加強對外賣餐飲平臺的監管,全力保障市民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為避免在餐飲上交叉感染,導致受感染人群增多的風險,我們利用微信視頻通話的形式線上約談了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臺負責人,要求外賣平臺在疫情防控期間要服從大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對外賣設備設立消毒制度,優化配送服務,倡導‘零見面無接觸’的配送模式,減少流通環節的疫情傳染。”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餐飲監管處處長李可春說。
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對外賣平臺推出的創新舉措離不開基層的全力配合,為了讓基層更好地在疫情期間履行好餐飲監管職責,2月7日,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還下發了《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指導意見》,通過“三個堅持”指導原則、“五個嚴格”具體要求和“五個倡導”倡導意見,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兩頭抓,確保讓基層在日常監管當中做到工作清晰、有的放矢。
李可春表示,除了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線上約談外賣平臺之外,金華市各區縣紛紛推出了創新舉措。永康市推廣了“外賣安心卡”、婺城區的“你點我送”、武義縣將外賣商家平臺列為綠色管控……這些舉措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之處的同時,也確保了市民的飲食安全。
監管人員叮囑商家外賣的注意事項
“外賣安心卡”在永康市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配送單位按照永康市市場監管局的要求,在外賣單上新設“崗位、姓名、體溫”三個項目,由配送單位填寫負責餐飲加工、分餐、配送的人員信息及每餐前體溫測量記錄,隨餐配送至消費者手中,實現“制作、裝餐、配送”安全可追溯。并且,永康市市場監管局還要求配送單位嚴格落實外賣箱車每日兩次消毒工作,實行“無接觸配送”,避免外賣人員與訂餐人員的直接接觸,防范因外賣配送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據了解,目前,“外賣安心卡”已在11家餐飲單位,51家“餓了么”平臺和22家“美團”平臺上推行。
與此同時,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多方電商外賣平臺,推出了“你點我送”集中配送便民服務,配送范圍涵蓋了生鮮食品、米、面、糧油等基本生活物資,市民只需要提前一天進行電話預約或通過指定手機APP進行點單,告知居住地址和所需物資,次日配送商就會定時將所需物資送到社區、小區門口。
為了避免“一刀切”管理,最大限度減少餐飲行業的經濟損失,疫情期間,金華市武義縣對餐飲行業采取“分級管控”的方式做好餐飲行業防疫防控工作,按照紅色、橙色、綠色、藍色這四種顏色來分別管理不同類型的餐飲單位。其中,外賣平臺商家被武義縣列為綠色管控。
武義縣按照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的要求,行政約談美團、餓了么外賣服務平臺,夯實平臺對入駐商戶野生動物交易監管及外賣騎手健康檢測的責任,并對防疫期間仍正常營業的44家餐飲服務單位統一提出“優先承接醫院訂單”的餐飲服務倡議。同時,積極勸導堂食商家提供打包外帶、網絡訂餐等服務。截至目前,武義縣外賣平臺共有在線商戶304家,占開業總數的69.89%,美團平臺下架經營野生動物交易商戶1家。
疫情的拐點即將到來,金華各餐飲單位恢復正常營業指日可待。為鼓勵各地逐步恢復部分具備疫情防控基本條件的網絡訂餐平臺及入網餐飲單位正常經營,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出臺了《金華市餐飲服務行業復工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嚴格把好入網餐飲單位審核、加強外賣騎手管理等方面,要求線上餐飲行業充分履行社會責任,緩解全市人民供需矛盾,全力保障線上餐飲業供餐安全。
其中,金華市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新開發上線“便利店、小餐飲、小型菜市場復工備案申請微信小程序”,實現線上申請備案,線下上門服務,讓餐飲服務單位一次不用跑就可申請備案,高效、便捷引導全市餐飲單位逐步、有序地復工復蘇。
據了解,截至目前,金華所有縣市區均已有序恢復網絡訂餐外賣單位的經營,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向美團、餓了么平臺方了解到,金華市網絡訂餐外賣單位復工率約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