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8 20:20 瀏覽量:2735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近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對農產品檢測方式進行了升級,在4個蔬菜大門旁設立了農產品快檢窗口,進場商戶可以直接在門口進行樣品檢測。檢測流程還實現了電子化,減少了商戶的等待時間。
據了解,新發地市場神農門入口旁的一個小房間,被設置為農產品快檢室,每一輛進入新發地市場的貨車都需要在入口處接受檢查,如果不能提供原產地證明和檢測報告,就要在市場內進行農產品檢測。根據檢測窗口外貼出的農產品自助檢測流程,商戶需要手機掃碼完成信息的自助錄入。“以前是填三聯單子,需要手寫。”商戶陳先生對新送檢方式頗為好奇,他拿起手機對著二維碼掃描,屏幕中出現了一個小程序,用手機號注冊就可建立自己的“店鋪”。在添加檢測信息時,輸入商品名稱、商品數量、產地、車牌號、攤位號和到貨時間后點擊確認,就會生成一個二維碼。他將二維碼放在掃碼槍前掃描,只聽“滴”的一聲,送檢信息就傳到了檢測室的系統中。
窗口工作人員介紹,每個樣品大約十幾分鐘就能出快檢結果,商戶無需在這里等候,通過手機就可以獲取電子版檢測報告,并自行打印。如果愿意等待,也可以在窗口獲取紙質檢測報告。
商戶肖女士抱著一大盒蔬菜來到窗口前,因為不是第一次使用新送檢方式,她已提前在手機上添加了十幾種水果的檢測信息,到窗口前一一出示二維碼,兩分鐘就完成了送檢。肖女士現在專門給北京的盒馬鮮生門店供應蔬菜,每個門店都需要提供檢測報告,以往只能到新發地市場的中心實驗室檢測,手寫檢測信息后,還要等工作人員將信息錄入電腦,“現在不用等了,每個樣品能節約5分鐘的等待時間。”
新發地農產品檢測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絕大部分水果已經實現在生產基地獲得原產地證明和檢測報告,但許多蔬菜產地是分散的小農戶種植,沒有能力出具檢測報告,這部分農產品在抵達新發地后就要接受檢測。目前,新發地市場每天會有1000份左右的樣品需要檢測。檢測窗口在白天8點到下午5點、晚上10點到凌晨3點兩個時間段提供服務。
檢測窗口前移后,新發地市場此前的檢測中心實驗室也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未來會引入一些大型儀器,可以對不合格的商品進行進一步檢測,可檢測的品種也會更多。
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表示,新發地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檢測關口前移到產地,推動產地直接出具檢測報告。新發地通過實現網絡化辦公,和主產地檢測室對接合作,實現農產品的實時追溯。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對話:提升品牌美譽度 聚焦謠言防控治理
下一篇:可口可樂二季度營收同比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