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10:33 瀏覽量:2759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當前是春耕備耕的最佳時機,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按照浙江省統一部署,杭州余杭區農業農村局率先出臺貫徹“三聯三送三落實”行動方案,成立由100名機關干部、農技人員組成的26個服務小組,分別結對服務走訪100個區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基地)、100個村(社)和1000戶農戶,開展組團式、蹲點式等服務,落實農業“保產能、保供應、保春耕”各項舉措,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春耕備耕保衛戰。
強化基礎生產 保障供應能力
全力以赴促復工、保產能,確保農業生產物資供應。為幫助農業復產復工,余杭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生產物資保障服務隊對接農藥、化肥、種苗、飼料企業和經銷商優先保障區內需求,共儲備化肥5800噸、農藥260噸、種子2080公斤、魚苗17萬尾;積極聯系省市業務部門爭取救災種子并向麟海蔬果等5家重點“菜籃子”基地免費發放700公斤搶播用種(可種植面積1000余畝),確保本地“菜籃子”基地長期穩定供應。
積極落實政策資金扶持。及時出臺疫情期間農業經營主體生產補助辦法,對疫情期間不出現“空地”“空塘”“空場”的農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種植業、養殖業主體給予補助,對投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綜合險的主體給予損失補助,充分調動農業經營主體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提高農產品保供能力,已累計撥付補助資金3500余萬元。
強基礎、保春耕。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3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和6000畝糧食功能區提標改造項目建設,提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平,保障糧食生產;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8大類15個中央獎補資金項目和18個重點產業項目,已累計投資2.5億元。全面優化農業技術服務,余杭區制定發布《余杭區新冠疫情期間抓好種植業生產管理暨春耕備耕工作20條指導意見》,糧油、蔬菜、水果、水產、畜禽等8支農業產業科技服務隊80余名農技人員走進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協助農戶做好農作物科學整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做好春播前對農民的技術服務指導,利用網上課堂等形式,重點培訓、指導和推廣增產效果顯著的綜合配套技術,促進關鍵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全力抓好春茶采摘生產。統籌制定5000余人春茶采摘人員防疫管理辦法和補助政策,積極應對疫情對春茶采摘工作影響。采茶工接送包車費用由區財政全額補助,采茶期間免費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鼓勵茶企在本地現有采茶工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本地有意愿的富余勞動力,并對2020年度新種植茶葉補助標準提高60%。
疏通銷售渠道 緩解滯銷壓力
全面深化“三服務”活動,服務農業企業有序復工,累計為全區農業經營主體辦理“綠色通行證”484本,協助完成農業企業貸款9000萬元;落實全區銀企在疫情期間投入30億貸款余額專項保障農業企業復工復產。
多措并舉搭平臺、保供應。助力農產品電商化運營,積極與叮咚買菜、盒馬鮮生、京東物流、中國郵政等網上農產品銷售平臺對接,協調解決農產品采購渠道、人員配送和運輸銷售等事宜,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確保市民網上安全購物。疫情期間各電商平臺及商超均有序運營,未發生斷供停售等問題。推行網上點菜模式,依托“禹上田園”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旗下糧食、蔬菜、禽肉等25家優質生產經營主體及時優化產品品類和品質,及時向全區市民發布本地農產品供應信息,鼓勵以小區為單位采取“市民網上訂購+基地定點直送”的模式,幫助市民購買到新鮮優質農產品,已發布農產品供售信息5期,閱讀轉發量突破20萬人次,累計銷售農產品120余噸,銷售額突破160萬元。
“針對疫情以來部分農產品如春筍、草莓等因需求下降導致滯銷等情況,積極鼓勵全區農業經營主體采用公司+農戶、合作社+社員、大戶+小戶等模式,收購農戶手中農產品,主動幫助對接各大商超、物流市場及加工企業,加快出貨進度,有效緩解農產品滯銷壓力。”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葉維軍告訴記者。
目前,余杭區全區14家蔬菜保供基地已累計向杭州市各大超市、批發市場供應蔬菜2800余噸(日均100噸),占全市地產蔬菜供應量的20%以上,有效保障了本地“菜籃子”供應 。
上一篇:疫情,對酒業影響幾何?
下一篇:精準施策 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