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0 11:42 瀏覽量:2419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黃照 李俊)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旅融合,助力脫貧攻堅,弘揚文明新風。7月29日上午,宜賓市興文縣2018鄉村文化旅游四季行(夏季)之四川.周家第二屆蠶桑旅游文化旅游節在周家鎮開幕。當地父老鄉親們、慕名前往的游客,農產品經銷商,還有高校、產業界、等領域專家,共同相聚在秀美周家。他們為蠶桑產業發展而來,更為一方百姓致富增收而來。以“蠶桑”為媒,以“特色產業”聚力,為鄉村振興,為新農村建設發展助力。
節目表演(黃照攝)
舉辦的第二屆蠶桑文化旅游節、有精彩的苗家節目開幕表演、也有蠶桑產業發展研討會、潑水節、電音節、親子體驗采摘、品全桑宴、農特產品展示展銷等多個系列活動。
烤尼泊爾香豬(黃照攝)
興文縣雨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守宇在特產展示展銷區域,現場烤起了自家的尼泊爾香豬。羅守宇說,“去年的第一屆旅游節活動,市內外的游客都來了,他們都嘗到了甜頭,今年來的游客更多,我們肯定要抓住機會,推廣周家特產”。
2017年6月,羅守宇成立了周家鎮嘉興村首個養殖合作社——興文縣雨露養殖專業合作社,并成立了宇露家庭農場。目前,整個養殖場超過100頭種豬,種豬也開始陸續產仔。尼泊爾香豬屬于放牧型豬種,肉質好、口感香,深受市民歡迎。這些豬有一種因地制宜的特殊食材—桑樹。
周家鎮黨委書記李文志致辭(黃照攝)
周家鎮黨委書記李文志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周家鎮位于珙縣、長寧、興文三縣交界處,鎮政府駐地距縣城65公里,是全縣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全鎮幅員面積62.26平方公里,轄9村1社區,58個村民小組,人口12000人,耕地面積2.7萬畝。海拔高度在550-1456.7米之間。2012年以前,周家鎮主要產業以煤硫采掘業為主,經濟發展長期依賴于煤硫資源的開發,資源采掘業占周家產業的70%以上,農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所占比例甚小,農業結構仍以傳統農業為主。近年來周家鎮緊緊扭住“轉型”主旋律,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經濟由“黑”變“綠”,轉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特別是蠶桑產業,在全省同類產業中獨樹一幟,被省農業廳授予“四川省特優蠶繭生產基地”稱號。周家鎮依據地理優勢提出了“人平兩畝桑,脫貧奔小康”的蠶桑產業發展之路,2017年,全鎮蠶桑栽種面積達到15299畝,實現增收1369.54萬元,養蠶戶人均增收3042元。該鎮打造“桑+N”立體多農業發展模式后,農戶不僅能夠在家門口養蠶,還能靠其他副業掙錢。
參觀桑林下種植竹蓀產業(黃照攝)
“探索發展果桑、桑枝炭、桑椹酒等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條,規范化栽桑種桑,將桑園變公園,利用舉辦蠶桑文化節,通過旅游+模式,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刺激周家鎮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李文志說,多產業融合,周家鎮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緊盯脫貧攻堅目標,切實抓好現代蠶業融合發展,全力促進農民增收。
桑蠶產業研討會(黃照攝)
周家鎮轉型發展只是興文產業發展的典型之一。2017年,興文縣根據各個區域特點,結合當地優勢和特色,合理確定以蠶桑產業為主的立體種植模式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的“萬畝地億元錢示范基地”建設區域,發展2000畝桑園套種食用菌和興文山地烏骨雞養殖核心示范片,輻射帶動13000畝蠶桑立體種養基地,促進了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桑園綜合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