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10:09 瀏覽量:22404 來源:重慶商報
今年來,重慶電商行業發展如何?哪些類目最受歡迎?7月31日,重慶智匯電子商務規劃研究院發布《2018年上半年重慶市網絡零售發展報告》顯示,上半年,重慶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334.41億元,同比增長25.62%。值得一提的是,食品保健、本地生活、服裝服飾類產品最暢銷。
商品
火鍋底料等重慶特產熱銷
上半年,網絡零售額334.41億元,其中,實物型網絡零售額281.53億元,占比84.19%,同比增長27.86%;服務型網絡零售額52.88億元,占比15.81%,同比增長42.3%。
結合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監測數據看,上半年全市網絡零售總額前三名的行業類目分別是食品保健80.41億元,占比24.05%;本地生活75.37億元,占比22.54%;服裝服飾48.34億元,占比14.46%。
食品保健類中,網銷產品以火鍋底料、陳麻花等地方特產為主,以天貓店鋪銷售數據為例,火鍋底料的客單價平均為39.24元,月平均銷量2941件,平均店鋪收藏量超10000人次;陳麻花的客單價平均為21.31元,月平均銷量3670件,平均店鋪收藏量為5284人次。
與食品保健、服裝服飾類銷售相比,重慶優勢產品如手機數碼、汽車用品銷售占比相對較低,分別為2%和1%。
店鋪
O2O服務型店鋪占比超85%
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監測到全市網絡店鋪有113.52萬家。其中,實物型網絡店鋪有13.51萬家,占比11.91%;服務型網絡店鋪100萬余家,占比88.09%。店鋪分布平臺主要有慧聰網、淘寶、天貓、阿里、京東、蘇寧、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美團、拉手網等。而重慶本土自建平臺近300家。
就網絡店鋪看,大多數店鋪為O2O服務型,占全市網絡店鋪總數比例超85%。
但O2O服務型店鋪活躍度整體不高,其網絡零售額占比僅15.81%。
分布
主城店鋪占五成零售額超80%
就區域分布看,重慶優勢電商主要集中在主城。
數據顯示,上半年主城區實現網絡零售額286.8億元,占比超過80%;而就店鋪規模看,主城區店鋪主體規模達57萬家,占比超50%。
根據各區縣電子商務運營能力、成長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形成區縣交易指數,各區縣排名前五位依次為江北區、沙坪壩區、渝中區、九龍坡區、南岸區。
報告顯示,今年來,重慶電子商務發展除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外,同時呈現出傳統企業“觸網”升級、服務業電商市場規模擴大等趨勢。
“網絡營銷已成不少傳統行業打開市場渠道、提升品牌價值、擴大銷量的重要利器。”姚章介紹,以1~5月份為例,限額以上法人企業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47.4%,傳統加工、生產制造及商貿流通,甚至餐飲服務行業企業紛紛觸網,融入“互聯網+”。而在服務業電商方面,以百度糯米、美團、大眾點評、拉手等平臺數據為例,2018年一季度服務型網絡零售額為10.62億元,占比7%,二季度服務型網絡零售額為42.46億元,占比23%。
此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紅直播、移動支付等數據技術與電子商務系統融合加強,創新構建了豐富的線上線下交易場景。如秀山實施農產品采集過程全國直播,消費者可以邊看邊買、指定購買;酉陽縣通過“線上直播、拍賣預售”等電商精準扶貧方式幫助農民致富增收。(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