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09:26 瀏覽量:10535 來源:華商報
隨著堂食的陸續恢復,餐桌上的啤酒瓶開始增加——這顯然是啤酒企業所盼望看到的一幕。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多家啤酒巨頭遭遇了業績沖擊。原本預料之中的啤酒消費“大年”,不確定性正驟然升高。
業績居A股啤酒企業之首
1-2月營收、利潤下滑
疫情對餐飲市場的沖擊波,正傳導至啤酒等相關消費品。青島啤酒在3月29日下午披露的2019年年報中,就特別對此進行了說明。青島啤酒表示,在疫情影響較嚴重時期,餐飲、夜場等消費渠道基本停滯。2020年1-2月,公司收入同比下降約20%,利潤同比下降約40%(未經審計)。2020年3-4月份,海外訂單和出口量受全球疫情影響也出現大幅下降。
青島啤酒擁有“青島啤酒”“嶗山啤酒”等知名啤酒品牌,在國內有60家全資和控股啤酒生產企業,及2家聯營及合營啤酒生產企業,規模和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啤酒業領先地位。陜西消費者比較熟悉的漢斯啤酒的生產商——西安漢斯集團亦為青島啤酒控股子公司。
目前,國內啤酒市場集中度較高,青島啤酒則連年占據啤酒行業靠前位置。按申萬行業分類,在A股7家上市啤酒企業中,青島啤酒連續多年營業收入、凈利潤規模均為最高。2019年,青島啤酒實現營收279.84億元,同比增長5.3%;歸母凈利潤18.52億元,同比增長30.23%。
在年報中,青島啤酒談及“可能面對的風險”時,除了提到市場競爭帶來的廣告和促銷等市場費用增長、啤酒原料及包裝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上漲,還表示,“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的餐飲等即飲市場消費不暢,均會對公司未來銷量、收入和盈利的增長形成影響。”
前兩月規上啤酒企業產量下降40%
警示疫情影響的啤酒企業不只青島啤酒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兩大啤酒巨頭:華潤啤酒、百威亞太,在上周公布的年報中,均不約而同提到了疫情對今年以來業績的沖擊。
華潤啤酒稱,截至2月29日,前兩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營業額、未計利息及稅項前盈利,相較于2019年同期,降幅分別在26%及42%左右。
百威亞太則表示,除電商渠道大幅加速增長,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餐廳活動亦非常有限,自零售渠道需求大幅減少。由此,預計在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市場的收入將自然減少約2.85億美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實現產量315.9萬千升,同比下降40%。相比去年同期,產量減少了約223萬千升。
在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今年本該是啤酒業的一個“大年”,歐洲杯、奧運會等體育賽事集結,大大刺激餐飲及啤酒消費,“但隨著疫情全球化,給啤酒行業帶來了不確定性。”
萬聯證券西安營業部投顧屈放認為,疫情對于啤酒企業的影響可能會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人們聚餐減少,而聚餐場合是啤酒重要消費場景,因此啤酒銷量受到拖累;二是啤酒原料和包裝材料價格、人工成本等可能面臨進一步上漲,從而帶給啤酒企業經營業績壓力。
消費場景有待重啟
啤酒企業或加大促銷力度
恢復堂食以來,西安等全國不少城市的燒烤、火鍋店開始恢復往日生氣,意味著啤酒行業盼望的消費場景正逐漸回歸。
“雖然市場需求量比較有限,但消費畢竟開始了。”西安一位啤酒經銷商稱,現在一方面是消化此前庫存,盡量減少過期損失;另一方面在考慮如何渡過當前難關:畢竟要全面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市場消費水平還不太現實。
在國內疫情的嚴密防控期,線上無疑成為啤酒行業的主要銷售渠道。青島啤酒就在年報中表示,面對困難的市場環境,推進實施了“社區營銷推廣和無接觸配送”等新的營銷舉措,加強線上銷售體系的建設,不斷完善“網上超市+官方旗艦店+授權分銷專營店+微信商城”的立體式電商渠道體系,多渠道滿足消費者多品種、便捷高效的購買需求。
有行業人士認為,對于啤酒消費來說,僅靠線上渠道很難填補線下聚餐和實體銷售的損失。“今年啤酒行業很可能將持續疲軟,并至少延續到下半年。”
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隨著夏季消費旺季的臨近,啤酒企業可能會加大促銷力度,從而對沖行業下滑風險。當然,疫情并不會影響市場格局,五大巨頭壟斷八成市場的局面不會變。
上一篇:大春糧食生產漸入高峰 四川全省水稻育秧量已超總需求一半
下一篇:2020年1-2月中國葡萄酒進口數量及金額增長率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