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10:40 瀏覽量:1560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社區團購是近兩年的新熱點,受到不少食品廠商的推崇,但從公司層面系統化對接社區團購平臺的冷食企業并不多,河南一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簡稱“一口福”)正是這些企業中的一個。
為做好社區團購平臺,一口福推出了全新品牌,成立網絡營銷部,總經理韓濤算了一筆賬:3月1日—15日,僅靠社區團購,創下400多萬元的銷售額。它的實操經驗是什么?韓濤做了分享。
姚冰冰/文
因渠道制宜,推新品牌設新部門
產品無論通過哪個渠道銷售,最終仍要滿足家庭成員消費。”韓濤從去年年中接觸社區團購,嘗試了4~5個品種,發現面點、手抓餅、煎餃等家庭主食類產品表現很好,特成立網絡營銷部,積極布局社區團購渠道。
一口福旗下的“慕卓”品牌就專為社區團購而生,“手抓餅有三種規格,分別是60g、80g、110g;包裝有10片、20片的,有袋裝、泡沫箱裝的。”韓濤介紹,加冰袋的泡沫箱設計,主要考慮到一些社區團購平臺沒有專業冷鏈,冬天氣溫低對品質影響不明顯,但夏天必不可少。“為平臺著想,就是為自己考慮。”
對接社區團購平臺看似簡單,實則有很多技巧。
韓濤分析,比如在鄭州市,社區團購平臺起步較晚,接觸人群以家庭消費者為主,適合60g、80g這種小規格的手抓餅,加以低價位吸引客戶;而在長沙、廣州等城市,社區團購比較發達,購買群體還包括一部分小吃店用戶,更適合20片110g袋裝規格的手抓餅,夠家庭一個星期的消費量,一個小吃店一天也能用十幾份。
小吃店客戶體驗后,按照包裝上的電話聯系廠家是常有的事。韓濤再把這些客戶資源反饋給經銷商,線上線下結合,共同推進業務進展。
總結實戰經驗,用數據指導經營
慕卓的產品在社區團購平臺到底有多火?
韓濤提供了一組數據:廣州一個社區團購平臺上線了1萬份手抓餅,每天0點開售,早上8點已經賣完;第二天,采購又增加了1.7萬份手抓餅,上午11點售罄。“連續2天售賣同一款產品,在社區團購平臺是比較忌諱的,一般至少要間隔2~3天,給大家新鮮感。”
通過半年嘗試,一口福摸索出一套“保姆式教程”,包括對接平臺—提報產品—美化圖片—文案介紹—溝通配送—售后服務。
“公司會主動聯系社區團購平臺和當地經銷商促成合作;如果經銷商主動提出想做這塊業務,網絡營銷部就會提供全程服務。”韓濤介紹,前期拓展、后期收尾都由公司負責,經銷商只需知道今天賣什么貨,按約定時間把產品送達指定倉庫就行。
合作過程中,一口福也在不斷總結數據和經驗,優化教程。
“產品款式、圖片、文案的每個細節都很重要。做成500g、1000g規格,點擊率和購買率絕對不一樣;同款產品放這個圖片賣了1000份,用那個圖片賣了1500份,以后都用后一個圖片;產品介紹和廣告語根據銷售結果多次對比優化,選擇最優的。”韓濤說。
數據指導經營,有了這些數據,一口福和其他地區的社區團購平臺交流更順暢。“我們可以結合實實在在的銷售數據,為平臺提供完整的合作方案:這次賣什么、下次賣什么、售后率多少、能給平臺帶來多少收入、利潤如何。試問這樣的供應商,哪個平臺會拒絕?”
做細產品服務,疫情下業績逆勢飛躍
疫情之下,眾多食品廠家越過傳統經銷商,直接布局社區團購、微商等C端市場。那么,親歷過這一切的韓濤對此有何感觸?
他表示,除了產品和價格體系不一樣,服務B端和C端還有很多區別。賣1000份送貨999份,對經銷商來說問題不大,但對社區團購平臺來說,少1份貨,就意味著有一個消費者收不到貨。
產品是一方面,服務是另一方面,任何一個顧客提出問題,都要迅速響應積極解決,靠細節和服務來積累品牌好感度、提升品牌勢能。
韓濤坦言,現在冷凍產品同質化還是比較嚴重,尤其是面點類產品本身區別不太大,價格相差也不多,讓經銷商選擇一口福的法寶就是增值服務。“前一階段,業務員基本沒法出差,大家的主要工作就是了解經銷商的需求,指導嫁接專業社區團購平臺。公司業績不僅沒有受疫情影響,反而飛躍提升,緊急增加了兩條生產線擴大產能。”
2月9日—29日,部分社區團購平臺受疫情影響,沒有正常營業,一口福20天達成銷售額400多萬元;3月1日—15日,半個月已實現400多萬元銷售額。
未來,韓濤計劃推更多精細化的創新產品,把社區團購業務常態化,力爭今年社區團購渠道實現億元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