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 09:47 瀏覽量:1485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上海市司法局近日攜手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市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工作總體情況。免罰清單的核心是行政處罰裁量中“不予處罰情形”的具體化、明確化。
“不予處罰”本是行政機關依法擁有的裁量權之一,但由于不予處罰的法律規定一般較為原則、不易操作,實踐中行政執法單位尤其是一線執法人員在適用的時候經常存在“顧慮”,影響了免罰規定的適用。
去年3月,上海市司法局與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上海市應急局聯合出臺了《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是全國范圍內首個跨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今年2月,上海市司法局聯合上海市文旅局積極拓展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領域,共同出臺了《文化市場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再一次成為文化市場領域的全國首創;今年4月,上海市司法局聯手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共同出臺了上海第三份免罰清單——《生態環境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市行政執法單位適用“免罰清單”不予處罰907起案件,900余家市場主體因此受益。據了解,在這些企業中,有的是小微企業,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減輕了負擔,避免了其在起步之初就遭遇挫折,給予了他們進一步成長發展所需空間;有的是上市公司,輕微違法行為免罰,避免了其因一時無心之失而產生的連鎖不良反應,切實保護其商譽。
4月10日,上海市司法局參與起草的《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并于當日起施行。這是上海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綜合性地方法規。其中,“免罰清單”這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性舉措被正式寫入。條例規定,建立健全市場主體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明確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具體情形,并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免罰清單工作實施一年多以來,獲得了企業、一線執法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的多方好評,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收到了預期成效;另一方面,免罰清單也推動了企業主動提升守法合規意識。每一份免罰清單,不僅是簡單的免罰,而是要求行政執法單位通過批評教育、指導約談等措施,促進經營者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監管者通過行政指導這種柔性方式,使企業進一步了解相關法律規定,提高其守法合規意識,避免再次犯錯。同時,免罰清單也為不予處罰提供了明確依據,使免罰有據可查,便于操作,同時減少了爭議,打消了行政執法人員適用免罰的顧慮,降低了行政機關決策成本,提高了執法效率。
免罰清單對輕微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免罰,回應了社會需求,有助于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不少基層執法單位反映,實施免罰清單后,在執法過程中感受到了企業更多的理解、支持,執法遇到的抵觸減少了,企業更愿意主動配合行政機關落實各項管理要求,在監管領域內逐步顯現良性互動趨勢。
與會人士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司法局將持續組織、聯合相關市級主管部門,不斷拓展、優化本市免罰清單,將更多的免罰事項明確下來、公布出來,形成梯隊,形成態勢。上海的城管、民防等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各自領域的免罰清單。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因此受益,免罰清單會助力上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更具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