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13:25 瀏覽量:25269 來源:中國奶業協會
本期為您薦讀《筑建可持續低碳經營的中國奶業》《雙歧桿菌生物特性及其功能研究進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需求測算模型應用研究》三篇由行業專家撰寫的好文章。
《筑建可持續低碳經營的中國奶業》一文的作者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原所長陳幼春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曾擔任第二屆中國奶牛協會副會長,原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
早在2011年第1期,陳老先生就在本刊發表了《可持續經營的奶牛產業》一文,闡述了中國奶業正處于從傳統向現代過渡時期,以傳統蘊現代,產業鏈長,內涵十分豐富。彈指一揮間,轉瞬已十年,中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同時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和挑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牛奶總產量3201萬噸,同比增長4.1%;我國100頭以上奶牛規?;B殖比重達到64%,比上年增加3個百分點。2019年全國乳制品總產量2719.4萬噸,同比增長5.6%。我國奶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性進一步得以體現,人們對奶業的認識不斷升華。
今年2月,陳老先生鑒往知來,奮筆疾書又創作了《筑建可持續低碳經營的中國奶業》一文并投稿至本刊。文章再次強調了奶業產業鏈經營模式的多樣性,指出中國奶業當前的幾個問題和發展方向。一是草畜一體化是奶業的天然強勢。要推廣這種先進的奶業需要全業界共同努力,須重點突破,草業必須是聯結奶業的一個關鍵產業。二是中國奶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大中型奶牛養殖場每天集中生產大量糞污廢棄物,對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可以形成草畜肥一體化的產業鏈,包括沼氣和有機肥生產,蚯蚓養殖及其產品開發和應用延伸行業。三是大力發展乳制品加工業。除了傳統的乳制品,建議發展奶酪、乳清粉、煉乳和民族特色奶產品,如乳扇、曲拉、奶豆腐等。四是犢牛產品中犢牛肉屬高檔餐飲業用料,而犢牛血清或胎牛血清則屬于醫藥行業高科技生物產品。目前國內對這兩類產品的認識尚處于盲區,認識還很不足,亟需業界加強宣傳,提升這部分產業的附加產值。
最后,作者提出倡導奶業綠色發展,實現低碳經營。認為“只有尚未認識的人們和沒有做好的奶業,卻沒有做不好的奶業和沒有人去做的奶業。”目前我國的奶業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加以關注:宏觀政策的引導和地方技術機構的支持;進一步拓展“學生飲用奶計劃”;持續優化奶業合作體系;奶業經營要本著“三個最佳”理念來倡導綠色經濟,即最佳的利用資源、最佳的節能方案、最佳的經濟效益。陳老先生這篇文章高瞻遠矚,觀點鮮明,敘述客觀,對奶業人有一定的引導和啟發,非常值得一讀。
《雙歧桿菌生物特性及其功能研究進展》一文作者為齊齊哈爾醫學院李吉平,文章闡述了雙歧桿菌作為存在于人體的一種重要的益生菌,與機體的許多生理和病理性改變相關,且其微生態制劑對人類生活及身體健康有重要影響。其生物學功能主要有調節腸道菌群、進行免疫調節與延緩衰老、抗腫瘤、調節脂肪代謝等,其中調節脂肪代謝主要通過降低膽固醇、改善蛋白質吸收實現。此文從雙歧桿菌的種類、活性、功能和應用等方面,綜述了國內外的研究進展及發展前景。
目前雙歧桿菌食品類主要是酸奶和奶粉,其中酸奶中加入雙歧桿菌不僅能提高產力,縮短凝乳時間,酸奶的口感和味道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且可大規模生產?,F在市面上可見的各種乳制品中很多是雙歧桿菌制品,其口感很受各年齡段人群的喜愛。雙歧桿菌作為一大類優生細菌,眾多的生物學功能為還為腸道疾病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是非常有價值的膳食添加劑,也是醫藥衛生方面的有效微生態制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雙歧桿菌的研究,除了其自身的功能外,可以在基因組學方面加以重視,從而開發出更多類型的益生菌,為人類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微生態制劑。
食以安為先,事實上,在今年5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0年第4號《關于瑞士桿菌R0052等53種“三新食品”的公告》中,瑞士乳桿菌R0052、嬰兒雙歧桿菌R0033、兩歧雙歧桿菌R0071已批準為可用于嬰兒食品的菌種。已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為一般認為安全(GRAS)物質。含有這3種菌株的產品已在加拿大、波蘭、澳大利亞被批準用于嬰幼兒。國內外開展的多項嬰幼兒臨床研究證明,該3種菌株具有較好的食用安全性,且耐受性良好。研究表明,目前R0052和R0071主要用于提高睡眠質量,顯著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的益生菌組合制劑,用于改善腸道菌群功能,促進益生菌生長,改善胃腸道不適癥狀,從而增強免疫力,根本上調節過敏性疾病免疫反應。目前尚未見在乳制品中添加使用。這三株菌應該是拉曼集團(Lallemand)所屬的法國拉曼公司研發的,此番批準通過,合生元(健合集團)可能會率先推出以此三種益生菌為組分的新品嬰兒益生菌奶粉或相關產品。
2016年1月1日開始,中國正式實施全面二胎政策,2017年新生兒出生數量為1720萬,連續兩年突破1700萬的新生人口數,母嬰相關的品類在人口紅利和消費者升級的加持下,成為消費品行業的增長重點。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銷售額約為1125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率為12.9%。2009年之后,外資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在2017年的品類份額中,外資品牌權重占比為61%。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消費市場,也是世界各大奶粉公司必爭之地。
曾參編《奶業科普百問》《動動奶酪又何妨》《乳業生產安全概論》《中國奶業史》《中國學生飲用奶奶源基地建設探索與實踐》《中國學生飲用奶奶源管理技術手冊》等10余部著作,從事奶業工作30 余年,具有豐富奶業實踐經驗的行業資深專家、全國畜牧總站張書義研究員在本期《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需求測算模型應用研究》一文研究中,建立了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需求測算的基本模型,經科學測算得出,2020年6月齡以下嬰兒預計I段奶粉需要量為26.591萬噸,6月齡-12月齡嬰兒預計II段奶粉需要量為37.698萬噸,1-3歲幼兒預計III段奶粉需要量為34.198萬噸,三項合計共需98.487萬噸。
發展、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產業競爭力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如此龐大而又創新力爆棚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各位奶業同仁,您準備好了嗎?
上一篇:離可持續未來更近一步,杜邦推進全新植物基食品飲料解決方案
下一篇:中國奶業協會關于征集2020年度第一批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