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14:59 瀏覽量:22493 來源:新京報
據貝因美7月8日晚公告,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何曉華因“個人原因”辭去貝因美董事職務,且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貝因美第二大股東恒天然方面7月9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Johannes辭職后,將不再增派新董事到貝因美董事會,且可能繼續出售其所持貝因美股份。
2019年報顯示,上述兩位董事任期本應在2021年5月18日終止,此次辭職屬于提前卸任。Johannes 的另一身份是恒天然集團總裁辦資深顧問,而恒天然亦是貝因美第二大股東。
恒天然方面7月9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正如之前公司宣布的那樣,在進行戰略復合后,恒天然現在視在貝因美的股權僅為一項財務投資。因此,我們認為恒天然可以不在貝因美的董事會中保留董事席位。自2019年8月以來,恒天然一直在出售其在貝因美的股份,持股比例已從18.8%降至10.8%。 我們可能繼續出售該項投資,并會根據中國的法律法規履行相關披露義務。”
2019年3月,朱曉靜辭去恒天然大中華區總裁職務,其在貝因美的董事一職也提前終止。如今伴隨Johannes卸任,恒天然在貝因美董事會將處于“缺位”狀態。此前,在朱曉靜、Johannes共同擔任貝因美董事期間,伴隨貝因美2016年、2017年連續虧損,恒天然與貝因美的內部分歧也逐漸公開化。
2015年3月,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價格完成對貝因美的要約收購,成為貝因美第二大股東,持股占比18.8%,由此開始了雙方合作的“蜜月期”。 2016年,貝因美虧損7.8億元。2018年1月,貝因美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全年虧損擴大至8億元-10億元,同時提醒公司面臨退市風險警示(*ST)。
就在貝因美身陷巨額虧損、股價大跌的情況下,有關恒天然“逼宮”收購貝因美的傳聞也迅速發酵。對此,恒天然和貝因美當時均予以否認。不過在貝因美2017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和貝因美2018年1月18日董事會上,朱曉靜、Johannes公開提出貝因美在內控體系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并對貝因美出售子公司杭州豆逗投了反對票。
恒天然曾于2018年1月發表聲明稱,對貝因美長期以來的業績表現“極度失望”。2019年8月,恒天然宣布計劃出售持有的貝因美部分股權,作為業務扭轉計劃的一部分,并稱已就出售貝因美全部股份與一些投資者進行了交談,但未能找到買家,因此考慮出售部分股權,“并根據中國上市規則的要求預先宣布我們的意圖。”
此后,恒天然連續減持貝因美股票,截至目前持股比例已降至10.82%,且最新3%的減持計劃尚未完成。
上一篇:依賴單一品類,“青食鈣奶餅干”青島食品沖擊A股存隱憂
下一篇:天邦股份擬投資23.85億元建設26個生豬養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