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12:50 瀏覽量:1474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咖啡市場在中國的競爭愈加激烈,中外咖啡品牌都在搶奪蛋糕。今年以來,殺入互聯網戰場的咖啡品牌并不在少數,中國本土互聯網咖啡企業已掀起一股融資高潮?,F磨咖啡品牌Coffee now完成了6000萬元的A輪融資、友飲咖啡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作為互聯網+咖啡兩家領頭羊的瑞幸咖啡和連咖啡,其融資額遠在同行之上。但在眾多咖啡品牌崛起的面前,是在中國市場發展速度快、份額大的星巴克,“奪食”成為必然。
瑞幸咖啡今年計劃開店2000家
瑞幸咖啡倡導“無限場景”的品牌戰略,并與雪萊、弗蘭卡、法布芮、恒天然等全球20余家頂級咖啡配套供應商在咖啡設備和產品原料等方面深度合作。作為連鎖咖啡新秀,瑞幸咖啡自運營以來,發展勢頭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聯手3家全球頂級輕食供應商共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輕食產品,從8月1日至今年底,全國所有門店輕食一律五折優惠。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表示,瑞幸咖啡的本質不是外賣咖啡,外賣咖啡也不是新零售咖啡。與傳統咖啡品牌不同,瑞幸咖啡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重構咖啡交易基礎設施,滿足堂食、自提和外送多種需求的消費場景。
據瑞幸相關人員透露,瑞幸咖啡自運營以來已完成門店布局809家,服務350余萬用戶,銷售量1800余萬杯。依托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瑞幸咖啡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客戶體驗。統計顯示,瑞幸咖啡外送訂單平均完成時間降至18分鐘,“30分鐘慢必賠”超時率降低至0.4%,用戶滿意度達到99.3%。
瑞幸咖啡于今年1月開始試營業,5月正式營業,截至目前,瑞幸咖啡門店超過800家,而這個數據也在不斷刷新。
“瑞幸咖啡提出了2018年底2000家門店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們已經開業了809家,還有近1000家門店已簽約正在裝修中。屆時,在所有開業城市的核心區域,瑞幸咖啡將實現100%全覆蓋,門店間距小于500米,顧客步行10分鐘內都能找到一家瑞幸咖啡門店。”郭謹一表示。星巴克在中國這么多年開店數量僅有3300家,而瑞幸咖啡今年底若完成2000家店的目標,按照這個速度,明年開店數量將超過星巴克。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瑞幸咖啡打響輕食五折優惠補貼戰,一方面有助于繼續豐富產品線,滿足廣大用戶更多元、更健康的飲食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用戶消費頻次,打造以咖啡為核心產品的一站式輕食餐飲平臺。
星巴克開展外賣挽頹勢
7月27日,星巴克發布了2018年財年三季報。財報顯示,一直被星巴克寄予厚望的中國/亞太區市場,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中國/亞太區市場營運收入上升46%到12億美元,營運利潤率下降7.6個百分點到19%,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這是星巴克中國市場9年來第一次出現下滑。
為挽頹勢,8月2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在上海共同宣布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合作內容不僅涉及外賣業務,阿里巴巴旗下餓了么、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都將參與和星巴克的合作。雙方合作宣布星巴克將要布局外賣業務。
據了解,從今年9月開始,星巴克將依托阿里旗下餓了么成熟的配送體系,在北京和上海重點商圈約150家門店試運行外送業務,隨后逐步延伸至全國,計劃于年底前覆蓋30個主要城市的2000家以上門店。此外,星巴克還將基于以盒馬門店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體系,打造首家進駐盒馬鮮生的品牌外送廚房——星巴克“外送星廚”,最快將于今年9月落戶上海和杭州部分盒馬門店,此后陸續進駐更多城市。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表示,通過此次與阿里的合作,星巴克將全面打通從第一空間到第四空間(即生活空間——工作學習空間——線下零售門店——線上零售平臺)的限制,開啟全方位新零售生活體驗。中國將成為星巴克全球第一個實現星巴克體驗全空間貫通的市場,這對于星巴克意義重大,充分彰顯了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和戰略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合作中,阿里體系中面向消費端的淘寶、天貓、支付寶、口碑、餓了么、盒馬等入口以及后端技術、物流等所有基礎設施都會與星巴克打通。未來,上述入口將與星享俱樂部會員系統連接,為會員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星巴克會員在餓了么平臺上購買星巴克外賣產品同樣能享受積分等會員服務。星巴克將借助上述資源觸達阿里體系中的用戶群體和消費場景,同時借此拓展更多咖啡消費場景。
在阿里巴巴CEO張勇看來,阿里新零售的目的是帶來新一代的消費和生活方式,雙方會合力探討利用數字化運作網上平臺和數字化配送。他表示,“數字化是雙方合作的基礎,阿里將把最新的技術逐漸應用到星巴克的線上數字化門店和實體門店。在線上的數字化門店,阿里會憑借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務,強化用戶互動功能;在實體門店,星巴克的消費者也將獲得全新體驗。”張勇認為,數字化運營的目的是將星巴克與消費者實現無縫鏈接,而阿里6億消費者也會成為星巴克的用戶基礎。
價格與渠道成為關鍵之爭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星巴克的文化是“作為家與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所以外賣與其文化不符。中國的咖啡文化與國外不同,絕大部分咖啡消費者只是為了喝咖啡,而沒有所謂咖啡文化,因此星 巴克為了貼合中國市場特點才會考慮外賣。
那么,星巴克能否借助推出外賣業務挽救業績下滑的頹勢?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當互聯網咖啡來臨之時,星巴克感受到整個互聯網帶來的壓力,推出外賣對星巴克應該有一定的幫助。不過,朱丹蓬同時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外賣開放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會吸引一些新生代消費群體,但同時也會流失一些中高端消費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輕食產品五折銷售,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公司這塊業務必將虧損。郭謹一表示,輕食五折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現階段肯定虧錢,但是輕食是咖啡消費相配套的最自然搭配,更是咖啡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潛力巨大,希望通過補貼,讓更多的消費者能盡快體驗到什么才是好的輕食,加快培養輕食消費習慣。瑞幸咖啡始終堅持高品質、高性價比和高便捷性的原則,在這個大前提下,也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輕食銷售價格。
也就是說,瑞幸咖啡試圖通過讓利消費者來培養輕食消費習慣,但也需要大量的資本來支持。
上海咖啡協會副會長王振東表示,星巴克做外賣若想與瑞幸目前燒錢補貼的模式形成差異,就要突出自身外賣產品的品質,針對外賣產品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及制定生產制作標準。“外賣產品與堂食產品有很大差異,配送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很容易影響星巴克產品的品質,如果餓了么也參與到星巴克產品制作的過程,雙方都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制定標準、制作包材及擺具,培訓員工甚至需要研發、定制新的機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星巴克遭受著互聯網咖啡的挑戰,不過,在沈萌看來,星巴克并不會輕易被互聯網咖啡打敗。
“星巴克的挑戰者基本都是資本驅動催生,但星巴克有近50年的歷史,不會輕易被泡沫咖啡打倒。資本驅動的業務必然尋求短期資本超額回報,但是咖啡文化是一個長期的項目。”沈萌說。
(王金臣 綜合整理)(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