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0:17 瀏覽量:23030 來源:農民日報
本報訊(記者 劉強)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自然資源部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開展國家公園試點,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占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為解決區域生態問題、提高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發揮了示范作用,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積累了實踐經驗。
國土綠化行動深入開展。加快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
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專項行動和工程成效明顯。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里、濱海濕地2.3萬公頃。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提升農田生態功能,助力脫貧攻堅。
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加強。生態保護紅線涵蓋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35個優先區域,覆蓋了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棲息地。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大熊貓、朱鹮、藏羚羊、蘇鐵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