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09:26 瀏覽量:1809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百項農產品采后科技扶貧成果發布會暨扶貧832科技賦能行動啟動儀式”日前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副院長朱風濤介紹,百項成果涵蓋果蔬貯藏冷鏈、精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質量安全控制四大體系,既有源于國家科技支撐、重點研發項目的共性技術研究成果,也有源于企業提出的卡脖子問題的專用技術成果,已在國內2000多家企業開展應用,可面向政府、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民等不同應用主體推廣應用,助力農產品減損增效、加工增值、質量提升。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產業處副處長周翔表示,各地供銷合作社圍繞棉花、茶葉、果品、食用菌等傳統業務,支持系統龍頭企業開展科技賦能產業扶貧。此次舉辦的百項農產品采后科技成果發布行動,面向832個已脫貧地區提供實用技術,開啟扶貧832科技賦能行動。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周立軍表示,全國供銷總社聯合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建立了“扶貧832平臺”,積極開展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組織濟南果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開展科教扶貧、產業扶貧;選派優秀青年科技骨干到對口幫扶地區掛職鍛煉、成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對貧困地區開展技術推廣;依托供銷社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保障貧困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中國供銷電子商務公司副總經理孫娟介紹,自去年10月“扶貧832平臺”上線試運營以來,各級財政、扶貧和供銷部門有序推進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在供給端,平臺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國家級貧困縣重點扶貧產品供應商名錄》,通過組織線上線下培訓、幫扶指導等措施,幫助貧困地區供應商入駐及上架商品。在需求端,平臺通過預算單位調研了解采購需求,以此為基礎,落實商品組織,幫助預算單位更快、更好地找到所需商品并完成采買。在平臺端,針對今年疫情突發的保供給和防滯銷工作需要,并考慮預算單位采購需求,先后組織“保供給防滯銷”“協作幫扶”“情暖中秋”等線上活動和今年10月舉辦的北京農展館產銷對接會等線下展會。
會上,中國供銷電子商務公司和濟南果品研究院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在組織網絡、技術人才及設施等方面的優勢,面向832個已脫貧地區的政府和企業需求共同開展技術轉化推廣,打造一批優質農產品品類標桿企業。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吳茂玉強調,濟南果品研究院將針對已脫貧地區果蔬采后產業發展存在的精準貯藏、精深加工、質量與安全提升的三大難題,與“扶貧832平臺”緊密合作,聯合供銷系統和行業內優勢力量,把增強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效果的目標,幫助已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強脫貧致富的本領,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