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11:32 瀏覽量:26846 來源:農民日報
“俺今年都60多歲了,這兩年在合作社上班,干一些裝箱的零碎活,一年收入2萬多元,不少了,不用擔心因為沒活干掙不到錢而返貧了。”近日,在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徐集鄉王腦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蘿卜深加工車間里,貧困戶王安禮興奮地說。
一個蘿卜“疙瘩”直接賣掉,市場上僅四五毛錢一斤,而加工成瓶裝的蘿卜條、蘿卜干等,就能賣到幾倍的價格,而且供不應求。
走進寬敞明亮的加工車間,30多名身著工作服的合作社成員在忙碌著。車間不遠處,打包完畢的產品正在裝車外銷……“我們加工的蘿卜條、蘿卜干采取封閉式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機器自動切塊、壓絲、擠水、腌制等,不僅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也更有保障。”合作社理事長、王腦村黨支部書記王有才說。
為了提高蘿卜種植的經濟效益,幫助村民和貧困戶增收致富,王有才重點在品牌“王腦蘿卜”深加工上下功夫。“經過多次考察,決定生產加工蘿卜條、蘿卜干等,蘿卜腌制后裝瓶出售。”合作社在“王腦蘿卜”產地王腦村建立了600畝蘿卜種植基地,引進畝產3000公斤、氨基酸含量高的蘿卜新品種。
合作社統一引進、提供優質品種,并對成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產出的蘿卜保底價訂單收購。這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輻射帶動白羊、賈廟等周邊村的10余家種植合作社規模發展優質蘿卜1000余畝,帶動更多的農戶和貧困戶增收致富。
“合作社種植或收購的蘿卜,大多數都用于精深加工,生產出的蘿卜條、蘿卜干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王有才掰著手指細算賬,“一畝地產6000斤,如果直接賣鮮蘿卜,5毛錢一斤,最多也就3000元。如果把鮮蘿卜加工成1200斤的蘿卜條、蘿卜干,收益就能達到6000元。”
“近年來,我們縣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大力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培育了一批‘小而精、特而優’的涉農龍頭企業。”固始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丁志剛介紹,目前,全縣蘿卜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產量、知名度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