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1:29 瀏覽量:1264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為探索出一條民族地區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新路子,成為農牧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近年來多措并舉,積極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該州堅持政府引導,規劃先行,突出特色,差異發展,圍繞農業特色產業做文章。建成了以鵬睿琪、金碩家庭農場、亢氏榴香園、精華生態園等為代表的休閑農莊、農家樂,大力推進鹿廠鎮、富樂鎮、魚鲊鄉等3個萬畝以上石榴、柑橘產業休閑農業觀光園建設,打造以陽光康養、旅游觀光、農耕文化體驗為主的“農、文、旅”一體化休閑農業園區。重點建設會理縣現代農業科技園,占地面積200畝。
依托特色產業開展鄉村旅游節慶活動。“茅坡櫻紅、桃瑞月華、桃源農莊、鳳凰葡園、興勝草莓、榴開客家”等鄉村八景應運而生。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的帶動下,形成了一批集種植、觀光采摘、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基地村,保留了踏青節、桃花節、櫻桃(花)節、梨花節、蜜桃節、油桃節、葡萄節、石榴節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節慶活動。
圍繞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涼山州按照農業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總體要求,遵照“規劃布局合理、產業特色鮮明、生產要素集聚、科技保障有力、設施設備先進、經營機制完善、示范效果明顯、綜合效益良好”的發展要求,西昌市圍繞現代農業(葡萄)園區建設,整合使用資金,在園區核心區安寧鎮、西鄉鄉、太和鎮新建園區標志大門;配套星級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鄉村旅游開發。該州大力打造旅游康養小鎮、旅游度假村,鄉村特色民宿、旅游扶貧示范戶等鄉村旅游品牌,帶動鄉村農戶從事旅游及配套產業,并通過網絡銷售平臺對外推介會東黑山羊、松籽、七彩洋芋、松露、手工蠶絲被、紅糖、燕麥酒等綠色農特產品,構建了多元化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景區公路、旅游廁所、農家樂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計鄉村旅游精品路線,組織涉旅企業及從業人員培訓,開展星級農家樂、星級農家酒店的創建評定,全面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綜合服務能力。
面對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經濟下行對休閑農業發展產生的較大沖擊,涼山州積極應對,一方面要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按疫情防控要求停產停業,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按要求復工復產。同時,利用疫情防控經營間隙,做好從業人員管理、服務質量提升工作。利用電視、互聯網、抖音等媒介手段宣傳、介紹美景、美食,吸引游客觀光、消費。
據了解,2020年,涼山州休閑農業投資總額50183.57萬元,其中政府扶持資金總額9977萬元,休閑農業占地面積19779.15畝,休閑農業經營主體個數1215個,休閑農業營業收入63084.42萬元,其中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4387.2萬元,休閑農業經營利潤總額25623.78萬元,接待人次1010.13萬人次,休閑農業從業人數達9400名,其中農民從業人數8700人。舉辦休閑農業相關節慶活動60次,2160戶農村貧困人口從事休閑農業,3803名貧困人員通過從事休閑農業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