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09:04 瀏覽量:2636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團隊|品牌傳播13880756669
戰略重啟:布局“洋河+雙溝”雙名酒
洋河股份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凈利潤總額達到71.86億元。其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4.85億元,同比增長7.57%,實現凈利潤17.85億元,同比增長14.07%。營收、凈利雙增長的成績,說明洋河股份的雙品牌調整戰略取得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M6+完成全面布局之外,洋河完成了聚焦洋河、雙溝兩大名酒的雙品牌戰略落地,無疑是洋河未來發展的又一大優勢。
事實上,洋河2020年的戰略意圖十分清晰,對基層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新一輪調整,設了“海天部”與“夢之藍部”,同時將去年設立的“雙溝品牌事業部” 升級為 “雙溝銷售公司”,以此深度推進“洋河+雙溝”的雙品牌戰略,實現多輪驅動。
值得一提的是,洋河、雙溝已“牽手”十年。與洋河一樣,雙溝同樣是洪澤湖濕地孕育出的名酒。公開資料顯示,雙溝酒業的前身源自明朝洪武十八年,雙溝大曲也是屢獲獎項,1955年在第一屆全國釀酒工業會議上,榮獲甲等佳酒第一名,1984年、1989年在第四、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中國名酒”,躋身國家名酒行列。而在2020年9月27日召開的2020年江蘇質量大會上,雙溝酒業一舉摘得2020年“江蘇省省長質量獎”,同時雙溝酒業與洋河股份還一道獲頒2020年首批“江蘇精品”企業,雙溝憑借著優秀的酒質口感已然多次獲得業界認可。
在業界人士看來,多年來,洋河憑借藍色經典系列的運作占據了市場優勢,是洋河股份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在此基礎上,再通過雙溝板塊市場深化運作、新品的布局、高端化拓展等,或將打造洋河股份又一個重要的增長點,洋河帶動雙溝逐步構建“雙名酒格局”。
實際上,早在2018年,洋河董事長王耀便開始多次強調“洋河+雙溝”的雙品牌戰略,要求針對雙溝品牌組建專門的團隊,實現資源上的傾斜,將銷售資源和團隊關注度聚焦,由專業團隊全方位打造,徹底釋放品牌活力。而在2019年以來,洋河股份開始在快速穩健的發展中尋求調整, 針對品牌戰略、營銷策略、組織架構等方面進行調整布局。直至2020年6月,蘇酒集團召開了雙溝品牌發展峰會,宣布重新激活“雙溝”品牌,深化推進“洋河+雙溝”的雙品牌戰略,推進名酒化、全國化、模式化、組織化的品質革命。
而在2019年伊始,洋河股份就提出“品質革命”,開啟了新一輪轉型升級,由高增速轉向高品質發展。正如王耀所言,對名酒企業來說,優勢賽道就是好產品、高質量,名酒企業更有條件、更有能力長期打造高品質白酒。
顯然,深度推進“洋河+雙溝”雙品牌戰略,明星大單品“夢之藍M6+”獲得了市場的青睞,而在雙品牌戰略的引導和推動之下,蘇酒頭排酒、雙溝珍寶坊·封壇酒接連上市,洋河再通過雙溝板塊市場的持續深化運作、戰略新品的布局、高端化拓展等,逐步深化雙溝品牌的全國化運作,正在成為洋河股份重要的增長新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洋河股份近些年基本完成了全國化渠道布局,同時完成了模式化、組織化升級,從酒文化的挖掘、酒品牌的傳承角度來看,雙溝是目前洋河體系里值得去挖掘的品牌。
多年來,洋河憑借藍色系列的成功掌握了市場優勢,從品質打造到產品布局,從品牌塑造到營銷建設,厚積薄發的雙溝在洋河的帶領下近幾年開始“加速快跑”。
令業界矚目的是,雙溝在被洋河股份收購后,雙溝品牌升級路上多了洋河股份“圈內頂級流量”的助力加持,也因有了雙品牌的“加速快跑”,近年來洋河業績穩固攀升,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189.14億元,凈利潤71.86億元。
發展路徑:黃淮名酒新坐標
在王耀眼中,黃淮名酒四大發展方向是向上生長,向下扎根,向新而進,向美同行。
在2020年12月9日舉行的“2020黃淮流域白酒核心產區高質量發展峰會”上,王耀分析了黃淮名酒當下所處的歷史坐標,他從“向上生長,向下扎根,向新而進,向美同行”四個方面解讀了黃淮名酒發展的澎湃動力。
他認為,黃淮名酒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可證明,黃淮名酒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和發展潛力,酒企要聚力四個“方向”尋找黃淮名酒新的澎湃動力。向上生長,尋找“破土的力量”,白酒企業不僅視野與格局要大,更要磨煉出像春筍那股子“向上走”的精氣神,重構黃淮名酒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向下扎根,修煉“簡單的功夫”,做企業也要有尖茅草的精神,往下扎根的根扎得足夠牢、足夠久就會蓬勃生長;向新而進,抓住“攀登的支點”,每個產品,只有與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消費者的需求有機聯系在一起,不斷的實現進化才有未來,才能持續不斷的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向美同行,共譜“文化的和弦”,黃淮名酒穿過千百年歲月的風煙,傳承了綿延千年的釀造工藝,要從深厚的文化根脈優勢中,汲取堅守正道的定力、砥礪前行的動力、變革創新的活力,要堅定黃淮名酒的文化自信,厘清歷史本源,表達個性之美。
王耀認為,黃淮流域白酒發展史上有兩個重要的節點不容錯過:一是1979年,古井、洋河雙雙入選八大名酒,雙溝、宋河、寶豐等相繼嶄露頭角,呈現出“星光燦爛、群星閃爍”的全新發展格局;二是1998年,黃淮流域白酒企業從迷茫摸索到明確聚焦、從險失良機到引領趨勢、從藏在深閨到名揚天下,開啟了“蘇酒振興”、“徽酒振興”、“魯酒振興”和“豫酒振興”的轉型歷程。1979年是進入“改革開放”時刻,1998年是暢想“新世紀”藍圖,客觀上為黃淮名酒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條件和更加廣闊的舞臺。
王耀認為,扎根在黃淮這片土地上,蘇魯豫皖四省汲取著同樣的文化滋養,有著同樣的文化自信,隨著白酒行業進入變革轉型期、換擋提速期,加快白酒產業轉型發展已經刻不容緩。
據悉,黃淮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孕育了眾多口感獨特的知名白酒,成為與長江名酒帶交相輝映、并駕齊驅的全國白酒超級產區,蘇魯豫皖四省白酒產量均居全國前十名,總量占全國的1/5,黃淮產區初步形成了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為支撐的發展新動能,為黃淮名酒“十四五”期間取得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2019年,安徽白酒企業的營收突破了260億,在迎駕貢酒和口子窖相繼上市后,徽酒版塊擁有了四家上市公司,也成為黃淮區域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白酒版塊。與此同時,蘇魯豫皖四省也分別迎來了新的發展周期,2019年四家徽酒上市公司的營收是197.8億元,在全省占比達76%,安徽白酒產業呈現“龍頭壯、效益好、產品優、品牌強、空間大”的特征。
業界人士認為,黃淮名酒帶酒史悠久,名酒佳釀云集,黃淮區域白酒與川酒既是同類又有不同,在大濃香品類下找到了獨特的味、獨特的香、獨特的格。
而在兩年前的2018黃淮流域核心產區領袖峰會,洋河、古井貢、今世緣、口子窖、迎駕貢、景芝、花冠、國井等多家黃淮區域的企業代表以及白酒界專家就縱論過黃淮名酒帶“新價值”話題。
其實,黃淮合體成為一個濃香大產區,時間可以回溯到40多年前,彼時還是洋河酒廠廠長的梁邦昌主導創立了華東白酒協作組。已故白酒專家沈怡方曾在1992年提出,濃香型酒應分成四川為代表的濃郁型和以黃淮為代表的綿柔淡雅型兩大流派。在沈怡方的積極倡導和組織之下,2004年,首屆“蘇魯豫皖白酒峰會”在江蘇洋河酒廠召開。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黃淮產區在濃香的大環境里具備了自己的個性和優勢,建立了別具一格的“黃淮風格”——黃淮名酒衍生出一系列味道創新,進而開創了洋河的綿柔、古井的淡雅、口子窖的兼香、花冠的低度濃香、景芝的芝麻香、仰韶的陶香等。
提速國際化:抱團“命運共同體”
在白酒國際化的發展潮流中,洋河的表現分外突出。
尤其是2020年11月,備受業內矚目的“夢煥晶彩”夢之藍水晶版上市,是繼去年11月推出“夢之藍M6+”后,洋河在綿柔“品質革命”上的又一成果,引發了行業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新時代背景下,品質消費成為消費者首選,夢之藍水晶版的應運而生與夢之藍M6+形成組合拳效應,是面向未來、提前布局的戰略產品,將為洋河再添“虎翼”,也將為次高端白酒市場帶來新變化。
2019年6月中旬,洋河夢之藍以其綿柔內斂的品質特征亮相2019年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元首峰會,這已是夢之藍連續第二年登上上合組織峰會的餐桌。作為中國白酒品質創新和文化創新的標桿性產品,夢之藍始終與家國大事同行,在“G20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讀懂中國”、“世界互聯網大會”、“博鰲亞洲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要場合,夢之藍都站在世界前沿舞臺。
毫無疑問,洋河的品質推廣,本質上是國際化進程的領先一步。這意味著,站在行業的角度看,在白酒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中,誰能率先把品質講清楚,握有品質話語權,則意味著掌握了巨大的戰略主動。
當白酒國際化還基本處于品牌推廣階段,洋河用“綿柔”圈粉世界,本質上是洋河國際化進程的領先一步。
2016年,洋河藍色經典入選G20峰會官方用酒,在國際重大政治活動中展示風采。同樣在浙江烏鎮召開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洋河夢之藍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指定用酒,盛裝亮相互聯網大會晚宴。
同時,洋河出海深度參與重大影響的國際活動不斷。從APEC會議、G20峰會到“9·3”閱兵、國際帆聯世界杯帆船賽等都可以看到洋河的身影,其國際范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洋河作為中國白酒國際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時尚、現代的新符號,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可以看出,通過國際重大活動亮相、基地游消費者培養、國際烈酒評審的推薦等,洋河打出一套國際化的“組合拳”。
事實上,把洋河之前的一系列國際化動作聯系起來看,針對國際化這個目標,洋河的策略與眾不同,頗為高明。其選擇的舞臺往往具有合作、交流、開放、包容的主題性,與綿柔的品質文化具有極強的共鳴性,不僅提升了洋河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同時有效實現了品質表達,“綿柔”的物理含義和精神含義,都給國外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值得關注的是,王耀對于2021年工作發展提出三個關鍵詞:品質方面,要將舒適度作為品質革命的底線,做深做透;創新方面,要發揮平臺優勢,平臺與人才相結合,搭建人才引進渠道,加大團隊建設,打造獨特的科研創新平臺;文化方面,要讓文化成為引領企業前行的關鍵力量,對外形成強大的文化聚合力、影響力、號召力,讓文化成為一種信仰,不斷提升企業美譽度。
王耀表示,憑借綿柔品質,希望洋河能代表中國白酒,代表中國酒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