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0:39 瀏覽量:24614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來,安徽省肥東縣通過大力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民生工程,強化從田頭到餐桌全程監管,對接扶貧產品認定工作,對認定扶貧產品的生產主體優先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建設,運用互聯網技術,采用二維碼標識,實現“帶證上市、帶碼銷售”,為扶貧產品保駕護航,為消費扶貧行動夯實質量安全根基。
“我們公司的綠色大米進入了第七批公布的國家級扶貧產品目錄。”合肥年華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自從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以來,公司一方面加強了稻谷生產基地的管理,要求生產負責人將生產記錄全程上傳至省追溯平臺,一方面在大米的包裝上打印追溯二維碼,讓消費者輕松一掃,就能知道大米的生產全過程信息,既增加了產品的信賴度,又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形象。“今年大米銷售量價兩旺,對扶貧更有信心,爭取明年再多帶動一些貧困戶。”
截至目前,該縣進入國家級扶貧產品認證目錄的生產主體中,10家企業的綠色大米、花生、小龍蝦、甜櫻桃等21個農產品實施了農產品追溯民生工程,追溯農產品產值超過5億元,直接帶動貧困人口達1126人。
上一篇:應檢盡檢快檢 守護群眾“菜籃子”
下一篇:黑龍江專項檢查“雙節”農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