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0:59 瀏覽量:1138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表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出的戰略性措施。解決好種子問題就是“藏糧于技”的重要手段,解決好耕地問題就是“藏糧于地”的重要措施。中央今年抓住種子和耕地“牛鼻子”,找出突破口,最終目的就是將“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入實施并且落地。
姜文來認為,此處的“糧”,并非真正意義上生產出來的糧食,而是糧食生產能力。生產的糧食需要儲存,需要設備、需要成本,同時面臨著損失、鼠害、變質等風險。“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就是要保持耕地和技術糧食生產能力,以備不時之需。
在姜文來看來,解決好種子問題就是“藏糧于技”的重要手段。種子被稱為農業發展的“芯片”,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種子在主要農產品增產方面具有重大的推進作用。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增產靠單產的增加,其重要貢獻就是農業技術的提升,其中種子功不可沒。未來種子在農業增產提質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不是孤立的,二者是一個整體,是從技術和耕地兩個層面保障綜合生產能力。”姜文來表示,中央今年抓住種子和耕地“牛鼻子”,找出突破口,最終目的就是將“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入實施并且落地。
針對目前我國一些農地不種糧、大量耕地被非農占用,不少種糧耕地轉種經濟作物這些現象,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
姜文來表示,解決好耕地問題就是“藏糧于地”的重要措施。耕地是生產主要農產品的載體,沒有足夠數量和高質量的耕地難以保障糧食安全。我國劃定了18億畝耕地紅線,就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底線,這個底線不能突破,否則會對糧食安全產生不同程度的威脅。
姜文來認為,守牢18億畝耕地紅線,關鍵在于兩點:第一是保障耕地數量,第二是保障耕地質量。嚴格控制耕地占用量,如果非要占用,要嚴格地執行占補平衡,要保證新補的耕地綜合生產能力不降低,這需要采取更嚴格的保護措施,將18億畝耕地紅線作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同時,還要采取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如修復質量降低的耕地、進行適當的土地整治、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條件的地區采取休耕輪作、強化農田水利工程等。”姜文來建議。
上一篇:齊魯糧油產研孵化中心成立
下一篇:樂山市智慧農業協會正式成立助力農業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