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15:36 瀏覽量:2658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020年以來,山東省淄博市積極搶抓農業重大發展機遇,全面啟動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行動。未來,將全面落實淄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為抓手,以數字化引領農業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搶占現代農業發展制高點,積極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政策與科技融匯交集、疊加奮力,全面掀起打造淄博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工作熱潮,發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
據了解,淄博市嘗試開辟數字農業發展新通道,以“數字化”打通農業產業全過程“完整鏈路”。在生產環節,發展數字田園、數字果園、數字牧場、數字加工業,推動農產品優質優產。七河生物建成全國首個香菇菌棒智慧工廠,推動全產業鏈智能化、智慧化,實現年產菌棒2000萬棒、香菇400萬斤。總投資100億元的山東省城鄉冷鏈物流產融生態平臺項目落地淄博,打造成為輻射全國的果品、蔬菜、凈菜、凍品的倉儲加工和交易配送中心。
目前,淄博市沂源蘋果、博山獼猴桃、高青黑牛、七河香菇、臨淄西紅柿、臨淄西葫蘆等農產品進入“盒馬鮮生”新零售平臺。“齊品·淄博數字農谷”地域品牌培育有效推進,9種農產品獲地理標志認證,擁有得益乳業、紐瀾地黑牛等省級以上知名農產品品牌42個,46種農產品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注冊,“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402個,產地認證面積占80.5%,居山東省第一位。
聚焦塑造數字農業發展新生態,以“數字化”涵養數字農業發展“豐沃水土”。以產權改革激活土地,搭建承包土地確權登記信息管理系統和產權交易抵押融資平臺,量化集體資產196億余元,完成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的村占97.69%。以支持政策激發熱情,推出“10項政策”,以最大力度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全領域數字化。以創新模式集聚資源,對接高端電商平臺,培育規模以上物流企業197家,已初步形成聚米、科夢、潤邦等“電商+直播+網紅”直播基地。
聚焦豐富數字農業發展新場景,以“數字化”培植農業產業“熱帶雨林”。充分發揮阿里數字農業農村示范城市(盒馬市)孵化器作用,推出一批新場景,催生一批新業態,打造一批新農人。加快實施總投資達253.8億元的20個“數字農業農村”重點平臺項目。
目前,投資30億元的阿里數字農業產業中心(山東倉)列為省重大項目,已開工建設,今年“五一”節前將開倉運營,是阿里集團在全國布局的五大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之一。沂源縣阿里數字農業集運中心于2020年10月運行,形成日加工330噸、年加工10萬噸分揀配送能力,拉動蘋果開價同比增長30%-80%。投資13.5億元的京東綠色智慧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完成投資9.15億元。市財政擬參與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鄉村振興基金,設立1億元市級數字農業農村專項資金,促進要素資源以“數字+”形式高效配置。
聚焦構建數字農村新機制,以“數字化”打造農村社會治理“智慧方案”。打造“智慧大腦”,整合數據采集、行業監測、建模分析、綜合展示等功能板塊,籌建數字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平臺;擦亮“智慧天眼”,加快構建市域數字農業農村天地空一體化觀測體系,形成統一的地面物聯網數據調用體系;建設“智慧基座”,以社會治理云平臺、智慧綠色村居建設和“智慧黨建”“智慧滿意民生”品牌打造為切入點,建設一批智慧村居樣板。截至目前,全市區縣綜治中心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覆蓋率達100%,村居視頻監控系統覆蓋90%以上行政村,建成益農信息社305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