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1:08 瀏覽量:2010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5年,1.7個億——這組數字有著不一般的溫度和重量。從2015年開始,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發放的扶貧貸款,成為千萬貧困戶打開小康生活大門的金鑰匙。
截至2020年末,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授信建檔立卡貧困戶8972戶,授信金額1.58億元,發放扶貧貸款1.19億元,向帶動貧困戶脫貧的27家龍頭企業、16家種養業大戶發放貸款5100萬元;累計發放1.7億元,帶動了3074戶貧困戶脫貧,1275戶下崗貧困婦女創業;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網點20個,扶貧網點遍布全縣18個鄉鎮、174個行政村這一系列舉措,切實提高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打通了金融扶貧的最后“一公里”。
700萬元貸款助力鹿廠擴容
西豐神鹿有限公司是西豐縣最大的養鹿村級合作社之一,公司以生產鹿茸及深加工為主要產業鏈條。合作社共有20余戶社員,3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公司的養鹿基地工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提升扶貧“造血”功能,一定要將生產力轉換成就業能力。神鹿公司在西豐招聘貧困戶就業,使他們有技能、懂養殖、有穩定收入,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為此,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給予公司大力支持。安民鎮安民村建檔立卡戶孫宇和張桂鳳是合作社社員,他倆的小型鹿廠各養鹿100頭,為了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孫宇和張桂鳳分別向信用聯社申請了50萬元貸款。“貸款程序已完成,馬上發放。”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貸款營銷主任郭玉濤說,“目前基地共有2000頭梅花鹿,今年基地計劃擴大規模,打造萬頭鹿廠,卻苦于資金不足。我們信用聯社了解情況后,以合作社帶動社員的方式,支持基地鹿產業發展,到去年8月末,我們已經向基地發放貸款700萬元。下半年,我們將以合作社為基礎,繼續加大對鹿廠的支持力度。”
目前,神鹿有限公司的400頭母鹿正在進行配種,7個月孕期后將有400頭仔鹿順利產出,經過繁殖遞增,“萬頭鹿廠”的目標很快可以實現。“今年,信用聯社700萬的貸款是我們公司和社員的最大利好!這些資金的注入,使我們的養殖產業順利推進,同時也就能保證在我們這里打工的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這幾年來,他們的年收入最低能達到3萬元。”西豐神鹿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千萬貸款帶動70多戶繭農脫貧
西豐縣偉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赤眼蜂為主導產品,以加工銷售蠶、蛹、蛾等副產品為輔的企業,公司長年大量收購柞蠶繭,每年都需要大量流動資金。
“每年我們會將收購來的蠶繭割取食用繭蛹,到了9月中下旬以后,就可以將繭分出公母,母繭就可以作赤眼蜂的原料,公繭作雄蠶蛾酒的原料,繭殼可以深加工成蠶絲被出口,這些產品會銷往全國各地。”公司董事長王偉表示,由于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萬元貸款的及時下撥,公司的各項工序得以順利推進。
偉豐科技公司工人在剝繭
從2015年開始,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每年都會向西豐縣偉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放200萬元貸款,5年來累計貸款1000萬元。這筆貸款助推公司解決了200多人的就業,帶動了70多戶貧困戶脫貧。
“我們每年都要收購3000萬斤柞蠶繭,每年信用聯社的200萬元資金支持,就是雪中送炭,給了公司發展的底氣。每年收繭的時候,如果是貧困戶,每斤繭會多給5角或1元。這也是在信用聯社支持下,我向貧困戶表達的一點心意。
如今,我們公司每年的純利潤都可達到300萬元。”王偉說。如今,公司每天割取繭蛹3000斤,源源不斷地銷往長春和哈爾濱等地。
農信社扶貧貸款解民憂
“年收入過兩萬元,沒問題!”天德鎮天來村貧困戶譚淑賢信心滿滿地說。
68歲的譚淑賢8年前患上乳腺癌,手術雖然成功,但后續治療也需要不小的支出,只好拆東墻補西墻,欠下“一屁股”債。
“我老伴兒一直小腸疝氣,不能干重活,我又得病了,土里能換錢的東西太少,家里窮呀!”談起以前的窮日子,譚淑賢仍然心有余悸。
2017年,在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中,譚淑賢作為“建檔立卡”戶申請到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買了兩頭牛,其中一頭“揣了崽子”。在她的精心喂養下,這兩頭牛每年都要各產一頭小牛犢。兩年后,譚淑賢不僅還清了欠款,還凈賺了兩萬多元,家境逐漸好轉。
在譚淑賢家院子的圈舍里,兩頭大黃牛膘肥體壯,一頭牛剛生產,一頭懷了崽子。小牛犢趴在母牛旁邊,健健康康。“已經被定了,過幾天就來運走。每年我只等小牛犢出欄,根本不愁賣。”
“縣里的扶貧干部每個月都要來幾次。”譚淑賢說。這幾年,政府對自己的關照讓她特別感激。
現在,譚淑賢家里還有十幾畝地,每年種地還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孫子上學被列入縣里教育扶貧政策的“雨露計劃”,每年補貼3000元錢。加上養牛的收入,每年的收入都能達到兩萬元以上。
“現在我是無債一身輕了。”扶貧政策的利好和自己的努力,讓譚淑賢還清所有欠賬順利脫貧。她告訴記者,如果順利,她會再添一頭母牛,爭取實現年收入過5萬元。
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的開展,確保了金融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落地,讓眾多貧困戶看到了“奔小康”的希望。
創新工作機制盡銳出戰
如今,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正在全力創新工作機制,成立了以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任組長,聯社主任任副組長,各部室經理任組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組織領導架構。西豐縣出臺的《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扶貧小額貸款工作方案》《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扶貧小額貸款盡職免責工作實施細則》等文件和制度,明確了目標,制定了規劃,落實了職責,建立聯動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推進力度,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并建立了一整套暢通的信息反饋機制,對在扶貧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及時解決。
同時,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還加強與縣扶貧辦、各鄉鎮、村、組對接溝通,精確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協調機制、溝通機制,準確掌握全縣在冊貧困戶分布情況、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勞動技能、資金構成、生產生活、就業就學狀況、資金需求等信息。以行政村(或自然村)為單位,由聯社主任牽頭,基層信用社協調,有選擇地吸收“五老”代表、扶貧辦干部等參與評級授信,從源頭上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并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幫扶發展方案。
按照“有需求、貸得出、收得回”的總體思路,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緊緊圍繞“擴面、提質、增量、高效、安全”十字方針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由單一的“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以龍頭企業、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的“村社合一”拉動貧困戶脫貧,創新“農信社+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支持金丹藥業有限公司、高高食品有限公司等27家龍頭企業和延秋蔬菜專業合作社和皇家萬頭鹿業等16家養殖專業合作社,發放扶貧貸款5100萬元,帶動貧困戶1518戶進行分紅返利,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業500余人。
5年來,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貧困戶需求為導向,靈活運用“表內+表外”“融智+融資”“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加大對農村、農業、農民的金融服務力度,著力解決金融服務短板和薄弱環節。以網點建設為基礎,配以定時定點服務等模式,持續加大普惠金融服務力度,為貧困農戶解決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目前,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全縣鄉村布控ATM機13臺、CRS機3臺、自動填單機2臺、POS機485臺。其中建設助農取款服務點186個,有效改善了農村金融服務環境。同時,大力拓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業務,為農戶提供24小時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讓農民足不出戶實現個人賬戶管理、轉賬匯款等金融業務,有效降低農民享受金融服務的成本,實現服務“零距離”。
5年來,西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累計發放的1.7億元扶貧貸款,項目涉及食品加工、養鹿、蔬菜合作社、大繭收購、靈芝、木耳種植等產業,不僅帶動千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也成為西豐縣各項主導產業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