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3:43 瀏覽量:2195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據凱度消費者指數與厚生投資發布的《2020年中國食品服務行業白皮書(飲品篇)》顯示,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飲食消費行業進入體驗經濟時代,“寓食于樂”和“寓樂于食”成為生活方式的“微升級”。而飲品作為典型的可選消費品,更容易被賦予“樂”之屬性。
事實上,近年來,一些本土新式飲品進行了升級和創新,從原料選擇到生產流程,從門店運營到企業機能,從販賣產品到販賣體驗。飲品革新的背后,是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消費者對更精致產品與更有儀式感生活的美好追求。其中,用于解渴的飲料產品被賦予了更多“健康”的屬性。根據益普索2020成人健康管理白皮書數據顯示,84%的消費者認為自己比以前更加關注健康。消費者對于健康的管理體現在注意規律飲食、營養均衡、少鹽少糖和食補養生等措施上。對比2019年,消費者選擇少鹽少糖的需求大幅上漲13%。
以乳制品品類為例,減糖、減脂的消費需求為產品帶來增長點。數據統計,69%的消費者打算嘗試減糖產品。在低溫產品市場,如低溫酸奶、低溫乳酸菌飲料銷售額總體減低3.7%,但低糖產品增長21%,同時市場滲透率增長5.2%;在常溫牛奶市場,低糖/低脂產品增長10.2%且市場滲透率增長11.1%。飲料行業則加速進入“無糖”時代,無糖產品更是受到年輕無孩家庭追捧。數據顯示,低糖/無糖飲料去年增長13%,如元氣森林強調“0糖,0脂,0卡路里”,可口可樂18年推出纖維+,上市后半年滲透率6.55%。
除了口感上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食品飲料企業還在技術上不斷嘗試,為消費者提供不放棄享受、更健康的選擇。市面上眾所周知的飲品品牌均重視完整的消費者體驗,從入目、入口、入身、入腦和入心出發,滿足消費者全方位的需求。
同時,消費需求碎片化也為飲料行業提供了新的切入場景,如消費者對于咖啡的消費有接近90%的非堂食需求,星巴克強調第三空間的精英,而瑞幸咖啡則采用了多種營銷手段,比如裂變打折等,搶占更多線上市場。除此之外,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提升,小包裝產品的比例也迅速提升,占比約為43%。具體到飲料行業,如農夫山泉推出各種大小包裝產品,500—600毫升瓶裝水、4毫升家庭裝水、運動噴嘴瓶口瓶裝水,針對高檔宴席的玻璃瓶瓶裝水、嬰兒水、老人水;可口可樂連續推五款小罐熱飲、東方樹葉也推出了小瓶加熱裝。
事實上,新一代消費者關注點從功能、低價等變為更豐富的性價比、更高品質、個性化、分享互動、被認同等等,各價格帶的產品順應特定消費人群“微升級”趨勢而整體微增的同時也呈現了更平滑的價格帶曲線的特點,消費者獲取的價值構成也更加細膩和多元,購買的決定要素已經從“物美價優”逐步分散到使用屬性、體驗滿足感和多維度性價比等更多標準。
總體而言,口感是飲品安身立命的招牌,在打磨好口感的基礎上,消費者也愈發重視飲品背后的寓意,但飲品首要保證的是品質安全,安全與健康是消費者喝得放心、舒心的根本要求,也只有在嚴格保質的基礎上,新式飲品的附加屬性才能真正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上一篇:一杯奶茶喝出來的千億市場
下一篇:深圳首推健康提示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