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5:38 瀏覽量:17941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來,吉林省舒蘭市扎實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把“看得見法治元素、聽得見法治聲音、化解好矛盾糾紛”作為工作抓手,不斷打造法治宣傳陣地、健全工作機制,廣大村民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
走進舒蘭市溪河鎮松鳳村,一股濃厚的法治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村路兩旁精心設計打造了法治文化墻,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用圖解、漫畫故事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現出來,不時吸引村民駐足觀看。“法治文化墻不僅美化村屯環境、豐富法治文化,更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識,為松鳳村法治鄉村建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松鳳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杰峰說。
不僅在松鳳村,舒蘭市以提升村民法治文化素養為出發點,在全市各村抓實“一村一法治宣傳欄、一法律圖書角”陣地建設,打造法治文化墻、法治長廊、普法學校等,并及時更新法律法規宣傳內容,實現普法宣傳多元化、常態化、便民化。
為進一步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舒蘭市不斷組織司法行政工作者、公職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各部門法規科工作人員組成講師團,圍繞群眾關注的難點熱點法律法規對村“兩委”成員、“法律明白人”進行法治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學法用法水平,使其成為開展基層法治宣傳、糾紛調解等鄉村治理工作的能手,通過“身邊人影響身邊人,身邊人帶動身邊人”,帶動身邊村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村(居)法律顧問也經常和百姓面對面進行普法宣講,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讓村民更易于接受和學習。通過學習培訓,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理念根植于農民心中。
2017年11月,吉黑高速水曲柳段因施工將水曲柳鎮錦德村四社原道過路60米長的灌溉涵管堵死。2018年4月,村民在清理灌渠時發現過路涵管被堵死,由于涵管過長堵得又實,人工無法清通,眼看就要到用水灌田時節,村里找了幾次施工單位也沒個結果。
“百姓說事點”信息員孟慶德知道此事后,承諾為村民協調解決。當天,孟慶德找上3名村民代表去吉黑高速指揮部協調。經過幾天的協調,吉黑高速指揮部答應為村民打3眼灌溉水井,保障36公頃水田灌溉用水,一起復雜糾紛在“百姓說事點”信息員的協調下,得到圓滿解決。
像這樣的矛盾糾紛調解成功案例,在舒蘭并不少見。小到家長里短、鄰里矛盾,大到房屋拆遷、土地糾紛等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問題,都能通過“百姓說事點”反映出來,小小“百姓說事點”就是地方民生的“晴雨表”。
目前,全市共建立“百姓說事點”750個,每年調解矛盾糾紛4000余件,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積極營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上一篇:一家老店和一位老人近半個世紀的堅守
下一篇:四川“稻香杯”優質稻品種評選規格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