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10:34 瀏覽量:17054 來源:溫州網
為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昨天記者從市市監局獲悉,日前,溫州市市監局開展第二季度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在全市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流通環節隨機抽取糧食及糧食制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和校園食品等樣品共466批次,檢查結果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為97.64%。
據了解,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對所抽樣品的重金屬、糖精鈉、山梨酸、藥物殘留、添加劑、微生物等項目進行檢測,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鈉、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霉菌和酵母。
檢查發現,在瑞安市新金元調料副食品商行銷售的紅薯淀粉、鹿城區南匯周佳母嬰用品店銷售的五谷蔬菜寶寶營養粥、平陽縣萵萵食品店銷售的話梅肉、平陽縣萬全鎮秀利食品店銷售的冰梅肉、永嘉縣南城街道占良副食品店銷售的純蛋糕(原味)存在菌落總數超標;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洞頭店銷售的鄉村土雞蛋、樂清市淡溪林鵬便利店銷售的鴨蛋檢出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平陽縣萵萵食品店銷售的雞蛋布丁(荔枝味),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平陽縣彭秀英文具店銷售的醬烏梅、永嘉縣南城街道占良副食品店銷售的櫻桃果凍,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平陽縣萬全鎮秀利食品店銷售的巧樂果(巧克力豆),檢測出糖精鈉。
“根據2002年農業部第235號公告,氟苯尼考為農業部批準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尤其對呼吸系統和腸道感染療效明顯,但產蛋家禽禁止使用氟苯尼考。經分析,鮮蛋中檢出氟苯尼考可能是通過飼料添加或者家禽疾病治療中的使用殘留積累在家禽體內,進而傳遞至蛋品中。”據檢測人員介紹,菌落總數、霉菌、酵母屬于衛生指示菌,反映食品衛生狀況的重要指標,霉菌能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甚至造成食物腐敗變質。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雅安助推黃牛肉餐飲行業抱團發展
下一篇:南通建立畜禽肉類產品分割加工和分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