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 13:54 瀏覽量:2543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杜宇生 張樹永)當前,我國防疫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但新冠肺炎疫情正引發新一輪生物技術、生物經濟的國際競賽,以生物技術為主導的新科技革命、以生物經濟為引領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浪潮可能提前到來。把生物經濟作為“疫后經濟”的重中之重,做好頂層設計,將生物經濟提升到作為推動民族振興的戰略產業的高度來重視,加大對生物經濟、生物技術的支持力度,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生物經濟的發展,對未來保障我國人民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振國提出,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中醫藥發揮了突出作用。長期以來,中醫藥慢性病綜合防治、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等方面也具有獨特優勢。當前,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各項措施快速落地。
李振國建議,要加強政策引導,促進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有效融合,筑牢國民健康安全防線。從國家角度出臺支持政策,充分發揮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在健康管理、疾病預防、重大疾病治療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各取所長、充分融合,鼓勵醫療機構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實現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的聯合應用,從日常保健、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為提升我國國民身體素質及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促進人類健康事業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此外,還要加快推進干細胞技術向成藥轉化進度,促進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第一,規范人體組織細胞捐獻。所有的干細胞制品均來源于捐獻者捐獻的人體組織。為避免由于人體細胞組織移植造成的傳染病傳播,建議國家盡快出臺中國版《人體細胞組織良好操作規范》(GTP),為未來國家在再生醫學等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掃清障礙。第二,出臺干細胞產品臨床準入的倫理考量標準。從原始來源、生產工藝、適應癥等方面給出判斷依據,綜合考量倫理風險,指導臨床試驗/研究。第三,加強對干細胞工藝和質量體系的技術指導,出臺干細胞質量控制體系指南。第四,加大資金支持,解決創新藥物研發企業在藥品上市前的資金問題,考慮在國內有條件的區域開展受試者資助的臨床研究,先行先試,降低企業新藥研發與轉化成本。
上一篇:筠連縣巡司鎮:以“五大工程”抓實黨建 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下一篇:周桐宇委員: 加快彌合"數字鴻溝"推動數字經濟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