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6 11:14 瀏覽量:1447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9道核心工藝,1000多天日曬夜露,永興誠醬油釀造公司只為能制作出最醇美的醬油,來觸動消費者的味蕾;百余年春秋更迭,守藝傳承的同時該公司借力院校研發優勢,不斷推進技術革新,在中國醬油小鎮書寫合江醬油產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永興誠醬油釀造坊曬露場
醬啟合江,永興誠道;百年傳承,和合共生。在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佛蔭鎮永興誠醬油釀造公司,該公司遵循相傳百余年的手工釀制技藝,以黃豆為原料經過三年日曬夜露,產品“以五斤醬醅取一斤原油”而揚名。今年1月,該公司位于合江縣先市鎮的釀造基地生產設備開始滿負荷投料生產,第一期10萬口醬油曬露缸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每年可帶動當地農民增收3000萬元以上。“下一步,永興誠力爭用3年的時間,將項目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傳統醬油釀造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基地、工業旅游示范基地、中小學生研學營地,三產聯動,助力鄉村振興。”永興誠醬油釀造公司董事長鐘心倫說。
醬啟合江 老醬缸演繹新故事
走進永興誠“五比一”醬油釀造坊,頭戴棕色草帽的十萬口曬露缸,宛如整裝待發的士兵整齊排列,是永興誠一道飄著醬香的雄偉風景線;古色古香的文化墻上,“醬啟合江,永興誠道”八個大字格外矚目,現代美景與古老傳承的碰撞,迸發出別樣的極致魅力,表達出對自然和傳統的尊重和創造。
1918年,永興誠釀造公司的前身由合江人士張茂久、張志軒各出資4000銀元共同創建。1921年,在合江縣城大寺巷口開辦永興誠營業部正式銷售。經張志軒和張安甫(張茂久之子)兩任總經理辛苦經營,上個世紀40年代中期已成合江同業巨賈,年產靈芝醬油、霜露醬油、濃精醬油近10萬斤。
1945年,張安甫買下瀘州營溝頭李家酒坊,永興誠完成了從釀醬油到釀曲酒的華麗轉身。張安甫移師瀘州經營永興誠曲酒廠,張志軒之子張履平主持合江永興誠醬園廠。
至解放之初,“永興誠”已執合江釀造業牛耳。上個世紀50年代,瀘州永興誠與溫永盛等酒坊公私合營,組建瀘州曲酒廠,后發展為今天的瀘州老窖公司,1958年改為合江公私合營醬園釀造廠,1978年更名為合江醬園廠。改革開放后,合江醬園廠資產出讓,民企入駐,重拾“永興誠”字號。
目前,永興誠釀造公司和四川大學共建永興誠醬油聯合研發中心,已經建成微生物實驗室。依托四川大學的科技研發和人才優勢,在傳統醬油生產標準、產品質量保證體系、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強化科技力量的投入和對高品質的加持。
日曬夜露 釀一缸醬至少等三年
合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全年幾乎無霜的氣候條件以及弱酸性泥土的生長環境,造就了釀造醬油所需要的上選原料——優質小黃豆。美酒河有著優質的水源,水文地質為可溶性巖為主的裂隙孔洞水,地層澆層水質為重碳酸鹽型水。這一切為釀造傳統好醬油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和光照條件。
在合江,流傳著這樣一首家喻戶曉的兒歌,“赤水河,萬古流。上釀酒,下釀油。船工苦,船工愁,好在不缺酒和油”,印證了合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得以釀造出品質極佳的白酒和醬油。
和現代工藝最短7天釀成醬油不同,永興誠古法釀造則要耐心地等上1000多天的光陰,甚至更久。從黃豆至醬油,一生一長是醞釀的自然規律,更是天、地、人的大智慧。“五比一”正是因“五成醬醅取一成原油”而得名,歷經3年的生命涅槃,醞釀一生的醬香至味。
從漢代到清代,從1918年到現在,永興誠一直秉承健康、綠色、安全的民生宗旨,用最傳統的方式,保留最原始的醬油味道,是名副其實的“舌尖上的非遺”。
調和五味 百年傳承心志勤
丁峰聳翠,筆架連云,之溪秋練,書巖夜月。在永興誠“五比一”醬園中,以四個亭子之名展現出合江四景蘊含的雅致風韻。“立品當如山有岳,修身要比玉無瑕”,這是沉香亭上的對聯,背后是“德馨”和“服務萬民長守信,調和五味永興誠”,以及亭中對匾“心倫”“篤誠”。
永興誠釀造公司總經理李紅介紹,這些都代表了董事長鐘心倫站在永興誠百年歷史的高度,始終堅定把百年老店做大做強的信心,始終不忘讓全國人民吃上健康的“五比一”醬油的初心。永興誠釀造公司經歷了公私合營、國有企業改制、股份制企業改制,2005年被鐘心倫收購后,懷著對永興誠這個百年老店的熱愛,一直在思考怎么發展和傳承好這一老字號品牌。
在瀘州這樣一個釀造幸福的城市里,瀘州永興誠酒廠和瀘州老窖合并釀造了聞名天下的美酒。永興誠創始人釀造醬油和酒的歷史值得發揚與銘記,而如今的合江永興誠一定要釀造出好醬油,這個歷史責任落在了企業的肩上。
多年來,永興誠公司肩負傳承使命,不遺余力,保護和傳承了永興誠傳統醬油的生產技藝和品質。“永興誠”這三個字,是一個震撼心靈的醬油文化朝圣地,一個美輪美奐溶于血脈的生態活樂園,一條展示千年底蘊國人驕傲沁入靈魂的民族珍藝文化。
千畝醬園 打造中國醬油小鎮
“傳承千年古法釀造技藝,譜寫醬油產業嶄新篇章”,這是合江縣委縣政府全新的發展定位。秉承做大做強企業和產業的理念,永興誠釀造公司決定投資5億元,建設永興誠“五比一”醬油文化產業園。
產業園項目規劃占地1573畝,分為大橋鎮、先市鎮兩個基地建設,建成有10萬口醬油曬露缸規模的“永興誠醬園”,廠房及配套面積25000平方米,還將建設永興誠中華醬油文化博物館,將傳統工藝與歷史文化、現代科技、一二三產業融合。
在文旅方面,公司還將建設永興誠中華醬油文化博物館,還原永興誠百年企業各個歷史時期的醬園原貌,以及游客接待中心、產品展示中心、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等相關配套項目,為永興誠打造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創造條件。
據了解,永興誠釀造公司還將在先市鎮賈山村規劃建設1000多畝大豆種植基地,以點帶面發展大豆種植。在赤水河流域大豆種植示范取得成效以后,將醬油產業園河對岸的1000畝土地再投資建設20萬口醬油曬露缸,彼時總體規模達到30萬口。
消費者參觀醬油露天曬場
“到時候,赤水河上游是風吹酒香香兩岸,我們這里是風吹醬香香兩岸,打造中國醬油小鎮的目標不會太遠。”想到未來的景象,鐘心倫難掩激動的心情。
“目前,先市鎮釀造基地生產設備今年1月開始滿負荷投料生產。第一期10萬口醬油曬露缸全部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每年可帶動當地農民增收3000萬元以上。”李紅說道。
永興誠“五比一”醬油,百年堅持手工古法釀造,只為留住記憶中的味道。永興誠“五比一”醬油,蘊含時間的味道和故鄉的味道,經歷百年日久彌香。作為醬油產業的優秀代表,永興誠釀造公司成為合江傳統醬油發展的引領者,與其他釀造同行一道共同打造中國醬油小鎮。(何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