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13:44 瀏覽量:10965 來源:中國食品網
特色農產品是指,依據區域當地的原始地理地貌、土壤、水資源和人文環境等獨特的生態環境,由傳統生產工藝生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品,包括特色的農產品和農副產品。我國政府近年來也對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和發展引起了高度重視,農業部印發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年)》就對于發揮資源比較優勢、形成優質特色農產品產區、推進農業綜合開發、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淘寶天貓“地方特色農產品”地圖(2019年3月4日發布)
農產品加工是指按照用途將農產品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的生產過程;其精深加工是指,在初加工或粗加工的基礎上,將農產品的營養成分、功能成分、活性物質和副產物等進行再次加工,實現多次增值的加工過程。根據國家統計局分類,通常將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等12個行業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主要大行業。可見,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技術成果轉移,對于特色區域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當地百姓穩定就業穩定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領域對于大多數農產品企業來說都是跨行業的延伸,除了市場推廣上的難題外,更重要的是在產品研發上的技術難題。飲料制造業作為農產品深加工的一個重要領域,企業或區域若想對自己的特色農產品進行深度延伸,開發以該農產品為原料深加工的飲料、果汁等產品,則需要找到專業的研發機構共同來開展工作。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作為專業的飲料開發機構,已為國內外上千家企業提供了飲料產品研發和生產指導服務,并且開發過多種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飲料產品,如四川省甘孜州特色的高原蘋果汁、貴州特色的鐵皮石斛水、云南省文山州特色的三七花飲料,以及白果元液植物飲料、葛根汁、丁香花植物飲料、山藥牛奶等等諸多農產品深加工飲料。通過對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品的開發,能夠充分提升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
各省市部分特色農產品地圖(來源網絡)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復雜多變,這就帶來了不同區域明顯的飲食差異,同時也賦予了各具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及其深加工飲品。如:海南的椰子汁、廣東的涼茶,還有近幾年突破地域局限進入全國市場的山西的沙棘汁、云南的酸角汁、西南地區的刺梨汁等等。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飲品想要成功進入全國市場,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的飲料研發技術團隊有幾點建議:
1、 特色:農產品需要找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特征,特別是地域特色以及文化特色,體現在產品本身及產品包裝上,以引起消費者體驗和購買的沖動;
2、 大眾:深加工擴大了特色農產品的產品類型,從初級農產品延伸到食品、保健品等等,使其成為大眾所能接受的品類,適用于更廣泛的消費群;
3、 選擇優質原料、凸顯營養價值:為了增強消費者對陌生原料的認識和接受度,應該在特色產地尋找最優質的特色農產品原料,突出其與其他區域原料在品質、營養價值及功能價值上的優質性和差異性,以滿足消費者對營養和健康的訴求;
4、 融入創新元素:特色農場品深加工飲品,通常都有較為固定的口感辨識度,為了使其在口感上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入主流市場,就需要融入時代流行的創新元素,在傳統口味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良,以吸引更廣大消費者的注意。如近年來流行的無添加、氣泡水、代糖等時尚元素。
農產品加工產業是近年來我國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2017年,我國農產品加工行業企業數超過40萬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萬億元;2018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5 萬億元,利潤總額達1萬億元。但由于加工轉化程度低,綜合利用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副產品加工及深加工產業依然存在很大差距;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是農業產值的3倍以上,而我國不到80%,因而造成農副產品資源的極大浪費。
許多人或許認為,農產品加工業似乎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實際上,當代消費者已經變的越來越挑剔,愈加關注加工食品的內在品質、色澤、口感、安全等;因此,單靠原始作坊式加工生產已不能滿足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只有講求高技術含量,才能使深加工的農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面對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趨勢,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作為專業飲料研發機構,能夠提供專業的技術,助推特色農產品轉化成飲料產品,全面考慮農產品原料的健康性、營養性、安全性、功能性和體驗感,打造產品的差異化,使產品得到消費者認可,也讓更多的區域特色農產品得到更多人的認識和喜愛。(佳味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