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16:02 瀏覽量:1217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四川報道 針對城區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治安環境較差、管理難度較大等難題,筠連縣在龍潭映翠園小區建立“你呼我應•共商共定”管理機制,構建起小區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行業主管部門等多元治理主體相融互促、齊抓共管的治理“微循環”體系,推動老舊小區“臟亂差”蛻變成為業主安居的“暖心家園”。
著眼力量整合,變“自家事”為“大家事”。一是“紅色業委會”牽好頭。落實任前“約法三章”,明確業主委員會成員自覺遵紀守法、維護業主權益,接受業主監督、不得領取報酬等“九類任職承諾”。通過系統摸排掌握、業主集中推薦、本人自主自愿原則,選舉產生7名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的老黨員、退休老干部、社會志愿者,組建新一屆業主委員會,確保小區事務有人管、有效管。二是“紅色大管家”優服務。由業委會牽頭采取公開招標,引入優質物業公司,通過訂立服務合同,明確進駐物業公司協調解決業主反映問題、維護小區公共衛生等12項工作職責,迅速解決居民下水管漏水、私拉亂接充電、化糞池淤堵、消防通道堵占等業主最關心、最急切的問題,業主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物業費收繳率達98%以上。三是“紅色先鋒隊”做表率。結合社區黨員“雙報到”機制,廣泛開展小區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做表率”活動,對小區機關事業單位、農村、企業黨員家庭懸掛黨員示范戶銘牌、發放黨員紅色袖標,引導小區內20名機關黨員積極參與小區矛盾糾紛化解、物業服務督查等小區公共事務100余人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著眼規范運行,變“糟心事”為“暖心事”。一是問題會商機制。建立業務主管部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小區業主“四方聯席會”機制,修訂完善小區議事規則和工作流程,通過定期召開業主代表座談會等方式,會商研究業主反映較多的小區安全、小亮化、車位改造等問題,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民事民辦,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二是小區運行機制。由業委會會同物業公司,采取“每日晨會”收集整理問題、每周“民情懇談”分析研究問題、每月“院壩會”會商小區重大事項;健全監督制度,實行黨務、財務、業委會重大決議、物業服務有關事項“四公開”,推動小區治理民主化、制度化、規范化。三是成果共享機制。整合小區公共資源資產,由小區物業公司先行墊資12萬元,規范改造小區停車位90個、路燈安裝30盞、修繕小區化糞池6個。以小區業主委員會為主體,對小區規劃的車位、廣告位置等進行統一出租,所得收益用于歸還物業公司墊資和后續小區公共服務,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去年以來,小區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9萬余元,并在春節、元旦節、端午節等重要節日,先后為小區業主發放日用物品400份。
著眼問效精準,變“分外事”為“分內事”。一是明確測評內容。小區業主、業委會圍繞物業公司的履職盡責、綜合服務等4大類情況,以戶為單位填寫《小區物業管理滿意度測評問卷》進行集中測評。由住建部門牽頭,會同公安、消防、應急管理等部門,圍繞物業公司組織建設、內部管理、小區治理、服務水平、社會形象等五個方面開展定向測評。評價分值中,業主和業主委員會測評占50%、30%,行業主管部門占20%。二是明確測評方式。采取“每月自評、季度督導、半年考評”方式,每月由物業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自我評分、自查問題短板。鎮住建辦每季度對物業公司的服務水平、業主總體滿意度等進行督導。每半年對照物業公司綜合履職情況對照合同細則逐條進行打分。三是逗硬測評成效。對小區業主反映的問題協調解決不及時、履職不到位的,實行是一次提醒、兩次警告、三次書面整改,兩次書面整改仍不到位的,業委會后可按程序解除合同,損失由物業公司承擔。按照《筠連縣物業企業管理考核辦法》,由住建部門將物業公司的綜合考核情況記入物業管理公司誠信檔案,作為物業公司參與承接全縣物業服務項目的重要參考,倒逼物業管理公司規范日常管理行為,提高服務質效。(劉波 嚴懷江 鄧歡 楊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