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0:30 瀏覽量:1490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食品安全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不僅關系幸福指數,而且直接關系生命安全。為切實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山西省朔州市按照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要求,堅持依法行政、科學監管,嚴防源頭、嚴管過程、嚴控風險,始終把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保障放在第一位,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以創城為統領,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城市戰略 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開常委會、政府常務會、食安委全會,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也制定了對應貫徹意見,強化領導責任。先后出臺了《朔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修訂)》等文件,進一步壓實各職能部門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同時,多次召開食品安全考核推進會、培訓會,并將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監管列入市縣區鄉鎮綜治考核。
以制度求突破,推動部門監管責任落實 食品安全監管各相關職能部門緊密結合實際,制定了工作職責、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市食安辦也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牽頭抓總的作用,出臺了《朔州市打擊食品走私長效機制實施方案(試行)》《朔州市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和形勢會商制度》《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等,進一步優化食品安全監管方式,理順了工作機制,為協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問題為導向,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 該市與市公安局聯合發布共同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聯席會議制度,確保案件快查快偵;與檢察機關聯合發文《關于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工作協作配合的意見》,強化檢察院對食品案件批捕、公訴等方面的支持和監督。開展全市“凈化市場秩序、創優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鞏固和深化“一對一”幫扶活動,堅持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轄區內的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100%。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大幅度提高“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并開展景區餐飲安全專項整治。
以技術為手段,防范控制食品安全風險 聚焦重點工作任務,確保實現食品安全抽檢檢測每千人4批次目標,對發現的問題全部進行處置。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點覆蓋全市,覆蓋率100%。六縣(市、區)13家哨點醫院承擔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與調查,覆蓋率100%。市食安辦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市食品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滿意度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以創建為抓手,推動食品安全綜合治理 鞏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成果,開展“兩區一縣”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繼右玉縣和懷仁市先后創建成第一批、第二批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的基礎上,懷仁市被評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朔州市被命名為“中國雜糧強市”,平魯區被命名為“中國紅山蕎麥之鄉”,懷仁市被命名為“中國綠豆之鄉”,山陰縣被命名為“中國富硒小米之鄉”,金沙灘羔羊肉業低溫冷鮮羊肉和熟食羊肉及“朔美羊”速凍羊肉獲“圳品”認證,進入深圳各大商超。全市56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率先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開展追溯管理。
以宣傳為載體,構建社會共治共享格局 在全市開展“問計于民”調查活動,并通過現場征求、網絡問卷、懇談會商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建議。組織召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暨食品安全評議考核培訓會,進一步增強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高效組織應急處置工作能力。在切實加強鄉鎮監管站建設的同時,每個行政村(社區)都明確一名“兩委”班子成員擔任農村食品監管信息員。充分利用媒體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常識,政策法規,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學校食堂開放日、食品安全知識講座、守護食品安全主題日等活動。
以信用為基礎,構建食品安全誠信體系 推進分級分類監管,建立《食品企業紅黑名單制度》,不斷建立完善企業信用信息檔案,推動對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實施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公開承諾制度,將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十項制度進行分解細化。探索建立聯合獎懲信用約束長效機制。與市郵政儲蓄銀行聯合發文,發放貸款100億元為誠信經營的批發零售企業在小額貸款方面提供便利,促進企業守信經營。將所有行政處罰案件及時納入“信用中國(山西)”平臺,強化信息共享,推動聯合懲戒,進一步增強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質量安全意識和第一責任人意識。
強化冷鏈監管,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有效落實 嚴格督促農貿市場、超市、餐館等人員較為集中場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認真開展冷鏈食品管控工作,組建朔州市進口冷凍冷藏肉品總倉,明確專人負責總倉辦公室日常工作,制定總倉建設實施方案和總倉運行方案,遴選確定總倉建設運營單位,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上一篇:貴陽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
下一篇:四川省成德眉資宜5市攜手開展食品風險預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