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4 10:28 瀏覽量:2011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建立完善政策扶持體系,開展目錄制度建設,創新營銷推介,強化數字賦能、平臺賦能和服務賦能,營造了政府部門扶品牌、農業企業創品牌、中介組織助品牌、消費者愛品牌的良好氛圍,農業品牌發展成效明顯。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近日舉行的2021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上,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編寫的《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深入研究農業品牌建設新形勢、新特點和新情況,系統梳理了2020年以來農業品牌建設的主要措施和發展成效,深入剖析了存在問題,明確了農業品牌建設著力點,并對農業品牌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構建新格局 重塑新優勢
中國農業品牌是中國品牌方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推介中國特色農業、傳遞中國特色農業形象、提高中國農業品牌價值、向國內外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等重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唐珂表示“:我們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階段農業品牌建設具有以下四個重要意義。
一是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加強農業品牌建設,發揮品牌引領、創造、促進消費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激發鄉村消費潛力,釋放擴大消費潛能,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及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動力和支撐。
二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品牌先行,以品牌共建、共享為紐帶,有利于形成品牌拉動資源聚集,品牌帶動產業提質,品牌賦能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
三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脫貧地區培育樹強農業品牌,能有效引領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持續增強造血功能,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持久動力。
四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重要方面,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有利于調優品種、調高品質、調綠模式,補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短板,促進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全面提升。
實施品牌建設 推進品牌強農
近年來,我國對農業品牌扶持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以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重點,以構建品牌評價體系為基礎,積極推進品牌目錄制度建設。聚焦品種培優、質量認證、標準建設等關鍵環節,持續打造高品質農業品牌。唐珂表示,一年來,各地各部門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農業品牌建設成績斐然。
強化政策創設,品牌建設深入實施。2020年,農業農村部指導中國農大首次舉辦“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并首次發布《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報告》,社會反響熱烈。重慶、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加強政策創設,強化政策協同,印發農業品牌發展規劃,實施農業品牌建設行動,農業品牌扶持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開展目錄建設,品牌工作創新推動。河北、河南、山東、廣西、甘肅等地,以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重點,以構建品牌評價體系為基礎,積極推進品牌目錄制度建設。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依托中國農業品牌目錄持續發布《品牌消費索引》,不斷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農業品牌消費。
聚焦品牌提升,筑牢品牌發展根基。各地各部門以農產品品質提升為著力點,聚焦品種培優、質量認證、標準建設等關鍵環節,持續打造高品質農業品牌,全國新認證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2.2萬個。
做強市場主體,激發品牌發展活力。2020年農業品牌建設重點聚焦農業企業品牌,樹產業楷模,立行業典范,著力培育農業企業發展新動能。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行業資源,助力企業提振信心。
發展數字營銷,拓展品牌推廣渠道。2020年數字平臺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和農業品牌推廣的重要陣地。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等積極搭建數字化營銷平臺,促進農業品牌線上交易爆發式增長。
注入新動能 抓住新機遇
2020年,農業農村部指導中國農業大學聯合阿里研究院,對2018—2020年中國農業品牌目錄300個區域公用品牌在電商平臺的基本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旨在為提升農業品牌數字消費提供支撐。唐珂表示,農業品牌發展要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創新品牌培育營銷模式,促進品牌農產品消費。
品牌農產品銷售額、單數快速增長。2020年300個品牌的成交單數達到5660萬筆,較2018年增長約25%,品牌產品銷售額達到42億元,較2018年增長近20%。
品牌復購單數逐年增長。2020年復購單數較2019年增長11%,顯示出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的忠誠度在逐年提高。
消費人數逐年增長。2018—2020年,品牌農產品消費人數從3200萬增長到4200萬人,增幅超30%。80后消費者成為品牌產品的消費主力,00后消費主體占比快速增長。
品牌主體建設能力逐年提升。3年來,品牌主體線上店鋪總數大幅增長,2020年店鋪總數較2019年增長30%以上。
《報告》顯示,2020年,各地各部門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強化數字賦能、平臺賦能和服務賦能,積極營造農業品牌培育與發展的良好氛圍,傳統農業品牌煥發活力,新的農業品牌競相涌現,農業品牌消費增長新格局加快顯現。
未來5年是我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銜接期,也是農業品牌建設的機遇期。談及今后農業品牌工作的重點方向,唐珂指出,農業品牌將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的大力實施,為新時代農業品牌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將開啟農業品牌建設的新階段。數字經濟是擴大農業品牌消費的增長點。農業品牌建設要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積極利用電商、視頻直播社交網絡、云展會等數字平臺,創新拓寬營銷渠道,加快孵化一批農業品牌專業營銷主體,塑強一批“互聯網+”農業品牌,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擴大農產品品牌消費。中歐地標互認互保為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帶來新機遇。不斷夯實區域公用品牌根基,強化授權管理,加強品牌保護,不斷增強國際交流,讓區域公用品牌成為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的新名片,弘揚農耕文化的新載體。
上一篇:丹泉酒業雙品牌戰略布局高端市場
下一篇:黑龍江五方面著手打好春耕生產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