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12:58 瀏覽量:15385 來源:品牌傳播網
文|酒莊號獨家
濃清醬,是中國白酒公認的中國十二大香型白酒中的領跑者。
清香之于汾酒,濃香之于五糧液,醬酒之于茅臺,三香領航“群芳”成就中國酒傲視世界。
新消費時代、品質生活、多元文化,百業興盛、物資富足。白酒早已成為我們身邊最好的朋友,不離不棄。
我們面對醬酒版塊正處于快速擴容期的時下,產能提升、收入利潤上揚,業內染醬、各路資本染醬、中小醬酒群起,2021成都春糖會成為“醬酒會”,醬香熱潮來臨。
當前中國白酒“大酒局”是正常現象,還是有“偏航”之憂?是否有集團之手“操盤”,消費環境是否待肅清明朗?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白酒大本營四川開啟“濃醬雙優”,清香顯現出得消費提速。。。
競爭必然,成敗必然,發展必然,這是商道法則。白酒江湖,開始真正迎來競合時代。“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元年,進入新的黃金賽道,有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索,才會有酒業高質量的未來。
監管“白酒市場秩序”,護航酒業長期健康發展
一次座談會,引發各方關注。
8月20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召開《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召開監管座談會背景是,監管層已關注到醬酒產業面臨的諸多隱憂問題在出現,包括醬酒價格持續上漲,但真實開瓶率有限,以及醬酒資本投資過熱,醬酒的無序擴張對行業良性發展不利。
有專業人士認為,本次座談會對醬酒熱“助力”資本的監管信號已出現,對幻想追求短期回報的資本會被遏制,而為長期發展的優質資本會有更大的發展作為。
顯然,醬酒行業將迎來一個從新思考企業與資本關系,走向健康發展新時代的機遇。
今年,仁懷市政府和仁懷酒業協會等相繼發文,針對產區良性發展與企業的理性成長提出了規范和建議,積極引導產區企業以長遠發展與大局出發,切實維護產區口碑和核心價值,這也給資本入局提出了新的思考與“壁壘”。
事實是,醬酒投資熱,是近年來資本入局白酒行業的顯著特征。在白酒企業數量整體下降的大背景下,醬酒企業卻呈井噴式增長,不但外部資本紛紛涌入,眾多其他香型企業也在積極發展醬酒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介入使醬酒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在銷售上,醬香型白酒的收入占比已經從2010年的14.6%上漲至2020年的26.6%,成為中國第二大白酒香型。在產能上,2019年以來到2025年,該類型白酒將釋放釋放20萬噸新產能,產能將達到80萬千升。
而隨著仁懷市針對產區良性發展與企業理性成長提出的規范和建議文件,再到召開的監管座談會,都明確傳遞出“抬高”資本入局門檻,規范產能擴張的信號。
在資本市場上,茅臺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自2015年白酒行業復蘇以后,茅臺股價從100元一路沖上今年春節前后的2680元高位,僅僅用了五年多時間。
市值的快速增長,吸引了資本不斷加碼增持。2017年4月2021年4月,隨著茅臺股價飛速上升,海銀控股、巨人集團、凱輝基金、經緯中國、中金資本、環球佳釀等投資界巨頭紛紛入局“染醬”。今年7月,房產大亨孫宏斌入局醬酒市場,更引發了業界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白酒產業的高利潤背后,是大量長期的前期投入,這輪投資熱潮之下的產能,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完全釋放,顯然一些追求快速回報的投資等不了這么漫長的周期。
除了過分擴張產能,資本入局醬酒之后,很多企業為了快速創立品牌,掀起了一股“貼牌”熱,而貼牌酒背后的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現象,已受到當地監管部門的關注。而座談會召開前,仁懷市相關部門已多次發文整頓規范貼牌企業。
在整個白酒行業向中高端集中的大背景下,擁有強品牌、高品質的醬香新酒,依然有著無限發展可能。資本熱潮之下,很多酒廠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過度開發、透支品牌的問題同樣不容小覷。
今年四月,珍酒集團董事長吳向東、貴州醇董事長朱偉認為,醬酒產業未來可能還會出現萬億市值的大企業。長遠來看,這一宏大目標離不開資本、品牌和市場的良性互動。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加持。但是,只有真正的優質資本,才能促使行業良性發展。
2006年,外企帝亞吉歐入主“水井坊”的之前,白酒還是入世以后唯一未被外資染指的行業。這起并購案,曾一度引起了業內“國進洋退”的擔憂。
當時,水井坊是中國售價最高的白酒,但距其問世才剛剛五年。業內很多人認為它定價太高,市場占有率和認可度也遠非其他高端白酒可比。
在帝亞吉歐進駐的幾年,“水井坊”的經營狀況也不盡如人意。但在接下來的十多年里,這家外國酒業巨頭不斷加碼增資,并支持水井坊在管理和經營上不斷調整、改革,到2015年后,這家企業的發展有了飛速的提升。
十多年的時間,對熱炒概念的資本來說,顯得太過漫長,但酒業自有其發展的邏輯。在這個行業,投資者要等得住漫長的回報周期,得到投資的企業,也要頂得住業績壓力,做深自己的“內功”。
相比之下,概念驅動的熱潮之下,投入“醬酒”的資本,誰能等得住這漫長的回報周期?因此需要明確的是,行業更呼喚具有長遠目標的優質資本。這個行業,終究是掙不來“快錢”的。
誰在撬動醬酒市場?
2021年已過去大半年,醬酒繼續保持火熱,而醬酒熱呈現的最大表象特征,就是給予白酒行業的無限期待與思考。
2020年,貴州白酒產業完成銷售收入1221億、利潤總額達到719.4億。以占全國白酒行業3.5%的產量,實現了全國白酒行業20%的營收和45%以上的利潤。
2020年,四川白酒規上企業累計生產白酒367.6萬千升,完成營業收入2849.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29.1億元。以占全國白酒行業49.6%的產量,實現了全國白酒行業48.8%的營收和33.4%的利潤。
細觀可見,川酒產量和營收穩穩占據著行業半壁江山,但產量和利潤的對比表明,四川白酒的盈利能力不及貴州。
在業界看來,每一種香型的流行,都與其頭部產品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汾酒稱霸白酒行業,以“汾老大”代表的清香型白酒火遍大江南北。九十年代中后期以來,五糧液成為“中國酒業大王”,全國進入濃香型消費。
多元化消費時代,濃香規模企業產量和銷售業績依然突出,特別是濃香老大五糧液,2020年度營業收入為572億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長14%左右。清香型山西汾酒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39.96億元,同比增長17.69%,還有鳳香龍頭企業西鳳酒2020年銷售收入為63億。
而從2010年至今,茅臺發力的醬香型白酒正迎來發展新周期。顯然,酒類香型的變革和帶頭老大的表現尤為明顯。
醬香熱成為行業焦點,背后茅臺作為醬酒的風向標,其強力引領不可小覷,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在茅臺的帶領下,醬香品類白酒在白酒行業的占比也持續走高,況且醬香型白酒的市場容量并不飽和,醬香型白酒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時代。
另外,縱觀醬酒品類市場,自2020年以來,凡染醬者皆漲價。“茅臺熱”掀起的醬酒熱催化醬酒市場不斷升溫,醬酒熱的燎原之勢點燃了郎酒、習酒、國臺、衡昌燒坊這些名優醬酒的同時,也讓后排酒企參與到醬酒提價潮中。
這也預示著,白酒行業進入了一個“醬酒大時代”。這在業界看來,由茅臺引發的“醬熱變局”不僅僅停留在單一品牌層面,其拉動了整個醬酒品類的崛起。
尤其是,以茅臺為引領的遵義白酒產業在結構優化、轉型升級、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產業鏈延伸、開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遵義培育了千億元級醬香白酒生產企業1家、50億元級企業1家、10億元級企業2家、億元級企業17家。同時,白酒產業推動貴州經濟總量從全國第26位躍升至第22位,經濟增速持續位列全國前列。
重要的是,除茅臺穩居龍頭外,更是催生了諸多酒企躍躍欲試,積極開展品牌營銷、渠道建設、產能擴張,意圖搶占藍海市場。而這一過程中,醬酒核心產區意識的強化以及赤水河流域醬酒產業生態的升級,也悄然引發新的變革。首先熱的是資本,高端酒供不應求,各類酒企都在投資擴產,不少跨界資本都想進入貴州酒業。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從2019年開始,醬酒就進入一個火爆狀態,這也是茅臺一枝獨秀的領頭作用,也有醬酒本身存在的價值,更多的是整個白酒行業進入了“濃醬清”三香合一的節點,這對于資本來說,整個醬香業績的貢獻率很低,但是利潤的貢獻率很高,這也是引發整個資本為什么大規模投入醬香酒的一個核心點。
業內人士表示,醬酒熱成為行業焦點,很大程度上是茅臺漲價之后騰出來的價格空白帶,為后排酒企提供了有利的價格空間。但從市場情況來看,醬酒熱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旦產品的品質和價值沒有跟上價格,那品牌將會陷入危險境地。
對于醬酒熱,金東集團吳向東認為,首先熱的是資本,高端酒供不應求,各類酒企都在投資擴產,不少跨界資本都想進入貴州酒業。其次熱的是中國幾十萬家代理商,不是在貴州,就是在來貴州的路上,到貴州來代理醬酒。
吳向東表示,消費熱的是超高端品牌,比如一瓶難求的茅臺,并非市場全價位都熱。除了貴州,醬酒在很多省份的市場份額和比例還很小,比如湖南市場,五糧液、國窖、劍南春、湘窖、酒鬼等濃香型和其他香型的占據了市場八成以上。
在他看來,醬酒關鍵的是首先要把產能跟上去,不以次充好。其次是把握住節奏有序發展,更要注重品牌價值的打造和品牌形象的維護。
關注報道之二:
川酒因勢而變,啟動“濃醬雙優”
上一篇:宜賓市筠連縣:評選出14個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
下一篇:杜甫酒業“詩酒第一股”香港上市啟動 計劃召集聯合莊主99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