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0:25 瀏覽量:1394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天津市濱海新區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級新區,但隨著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人們對食品供應的多樣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不斷加劇。后經濱海新區政府的號召下聯合多方投資,一個以配套濱海新區城市建設發展為目標,以高科技管理為手段,現代化批發市場拔地而起。不僅豐富了新區百姓的生活,而且為濱海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和諧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組織結構健全 管理清晰
為避免市場食品安全工作流于形式,確保工作到位,市場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組織機構:由業務信息科對市場內商戶經營的商品質量、價格、品牌、計量等方面進行專項管理,并安排專人對商戶合同進行統一管理,實現了市場對商戶的全面綜合管理。同時,市場分設了綜合、果品、蔬菜、冷庫4個商場,按照銷售商品對商戶進行分類管理,各商場均安排專職的管理員對商戶的索證索票、商品質量、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進行重點檢查。通過完整的組織機構,清晰的管理體系,確保市場的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人,責任明確。
按照國家《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要求建設的現代化農產品交易市場,在規范商戶經營秩序方面傾入很多精力:一是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模式,依照國家要求,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先后制定管理制度80多個,形成了橫向分類、縱向分級的完整制度體系;二是按照現代化農批市場管理的具體要求,從亮照經營、準入制度、規范計量、規范交通秩序、強化衛生環境、加強治安防范6個方面入手,規范企業經營秩序,營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三是運用現代化科學管理手段,助力企業對商戶進行科學、高效、規范的管理。通過構建良好的經營環境,市場為商戶長期穩定經營,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建設標準化豬肉專區 打造放心肉市場
按照商務部“標準化市場”和“綠色市場”的要求,天津金元寶濱海農產品交易市場于2008年規范建設了“標準化豬肉專區”,并積極推進“三綠工程”建設,按照“綠色市場”的標準要求進行全面規范,于2009年成功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檢查驗收和認證,成為天津市首家“綠色市場”。
為規范豬肉銷售,全力打造“放心肉市場”的品牌,金元寶市場建設了標準化豬肉專區。市場豬肉專區的廳棚建設、地面、柜臺、出入口、通道、給排水、通風、供電、衛生及消防設施建設全部達到了市級標準化豬肉專區的建設要求。豬肉專區整體采取封閉式框架結構建筑,地面采用金鋼砂水泥防滑處理,每一個攤位都設有獨立的供水排水設備,場內店面進行了統一設計、統一裝修、統一標識、統一眉板、統一不銹鋼柜臺、統一高壓聚乙烯案板。在質量管理方面,為了保證肉品質量,建立了商戶誠信檔案、索證索票制度、檢驗檢測制度、不合格肉品退市制度和質量保證金制度,實現了市場銷售豬肉的逐頭檢查。在衛生管理方面,建立了衛生責任管理制度,經營商戶持健康體檢卡上崗,專區柜臺區域統一安裝了紫外線殺菌燈,每晚進行12小時消毒殺菌。在計量管理上,免費為商戶統一配制了電子磅秤,并按時進行計量器具校定檢查,防止缺斤短兩現象發生,維護消費者權益。2008年底,市場豬肉專區經相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成為天津市首批建成的四家“標準化豬肉交易專區”之一。
豬肉專區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對規范塘沽豬肉批發市場交易秩序,保證肉類食品流通安全,確保塘沽及周邊地區百姓吃上“放心肉”,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市場的信譽度和經營效益不斷提升,豬肉交易專區規模不斷擴大,從開業時的40多家到現在的70多家,規模擴大將近一倍。目前,該市場的豬肉交易已經形成了規模效益,在濱海新區的豬肉批發交易中具備了很強的價格優勢。
打造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成立檢驗檢測中心
根據國家推進放心食品工程建設以及現代化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質量機構設備配置的有關要求,打造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自開業之初,金元寶市場就斥資46.48萬元,購置了全自動高感度大量樣品農藥殘留速測儀、八合一食品安全速測儀和肉類水分快速測試儀等速測設備,并安裝了LED大屏幕,成立了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由專人負責檢驗檢測工作。針對農產品批發數量大、品種多、流通快、不易檢驗檢測的難點,積極利用國內外農產品檢驗檢測的新技術、新設備對進入市場交易的農產品進行速檢,解決了批發市場農產品檢測中的難題。
現在,該市場每天對蔬菜、水果農藥殘留,肉類產品水分含量、瘦肉精成分,食品添加劑,醬制品、腌制品中的亞硝酸鹽,面粉、凍制品吊白塊含量等方面進行抽樣檢測,并將檢測結果通過電子大屏幕進行實時公布。同時,檢驗檢測中心每天還要將檢測結果上報市場領導和有關部門,對檢測出來的問題農產品實行退市制度,禁止在市場交易流通。檢驗檢測中心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有效保證了市場內流通農產品的食品安全。
目前,該市場每天檢測的農產品品種達70多個。蔬菜的農殘檢測合格率99.92%,水果的農殘檢測以及豬肉的水分和瘦肉精檢測合格率100%,醬制品、腌制品檢測合格率97.03%,豆制品、面食檢測合格率100%。目前,放心果、放心菜、放心肉已成為市場經營農產品的主流,基本做到了讓百姓買著放心、吃著安心,為維護新區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結合實際 構建市場食安管理制度體系
天津金元寶濱海農產品交易市場總經理石磊表示,作為濱海新區最大的“菜籃子”“糧袋子”“果盤子”,為把好食品安全關,該市場結合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建立了市場經營管理制度、投訴制度、檢驗檢測制度等。
自市場開業以來,共制定食品安全類管理制度31個,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制度體系,在日常管理中,嚴格按照制度進行管理,較好的規范了市場商戶的食品經營,通過檢驗檢測、索票索證、食品安全責任追究等制度的實施,有效保證了市場食品衛生安全。2010年,被天津市交易市場協會確定為“誠信經營示范市場”;2011—2013年,多次被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確定為“百強市場”。
構建信息反饋系統 成立消費者投訴中心
為鞏固食品安全管理效果,完善配套管理體系,金元寶市場構建了信息反饋系統,成立了消費者投訴中心,制定了投訴制度,對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進行梳理和反饋,并以消費者的投訴率作為市場食品安全工作檢驗的重要手段,通過消費者的意見反饋,查找市場存在的不足,進而加以改進,以此形成長效機制和工作習慣,最終實現市場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經過不斷修正,市場投訴率逐年下降。
提高思想意識 積極開展專題培訓
石磊表示,作為新區農副產品供應基地,金元寶市場一直把抓好食品安全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嚴抓深抓。2015年,新版食品安全法頒布。為及時掌握新法規定,金元寶市場組織員工和商戶開展了新版食品安全法專題培訓。
為提高場內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思想認知,提升商戶應對經濟形勢變化的能力,2016年,金元寶市場先后組織開展了“提升服務理念,增強管理水平”員工培訓和“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經營能力”商戶培訓,以法律意識、政府要求和社會責任為思想基礎,從經營服務理念、管理技巧、營銷流程和電子商務4個方面入手,提升場內人員的認知水平,改變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轉變解決問題的思路,助力商戶走出經營困境。
為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該市場還實行了質量保證金制度,落實了質量先行負責制,由商戶交納質量保證金,一旦在銷售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用質量保證金先行賠付。通過質量保證金制度的實施,有效保障了市場內流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并提高了商戶的食品安全意識,從而自覺地把好農產品批發收購的質量關。
在認真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市場領導班子堅持“以人為本,誠信經營”,以打造誠信市場為己任,主動開展行業自律,自覺遵守行業自律公約,主動抵制農副產品流通行業禁止的行為,嚴把食品安全關,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也成為行業內食品安全管理的楷模。
通過構建市場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市場準入、管理、監督、處罰、清退制度體系,較好地規范了市場食品安全管理;通過積極配合市場監管局、動物檢疫站、鹽業公司等相關部門的檢查,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有效降低了市場食品安全的隱患;通過抓國家級認定,推動了市場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形成了市場獨特的食品安全管理風格和鮮明的管理特點。
整合優勢資源 承擔社會責任
金元寶市場領導堅持創新經營思路,大膽整合優勢資源,把金元寶集團的品牌管理服務優勢、共發集團的傳統經營經驗優勢以及永華安基公司的企業運行機制優勢,融入農產品市場經營,通過優勢疊加,實現了1+1+1>3的合作成效,創造了濱海新區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的成功范例。使該市場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年提升,不僅成為金元寶集團的重要經濟增長點,更憑借出色的運營,成為新區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
金元寶市場堅持承擔企業責任,回饋社會。2015年,8·12爆炸事故發生后,金元寶市場在自身設備受損的情況下,積極配合政府做好救援物資的籌集和運輸工作,穩定商戶做好新區農副產品的正常供應,嚴防市場內商品的價格失控,竭盡全力為政府分憂,為受災群眾解困。新區商務委高度肯定了金元寶市場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嚴重影響了民眾生活。作為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金元寶市場按照市、區政府要求,金元寶集團公司工作部署,以“堅持營業保供應,嚴控疫情保安全”為目標,迅速制定《金元寶農產品市場防疫工作安排》《關于2020年春節假期復工安排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保障供應、復工時間、上崗要求、防疫管控、防控宣傳、嚴格管理、全面消殺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明確責任部門,細化責任分區,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做好防疫期間的各項工作。
金元寶市場的建立,為濱海地區農產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交易平臺,每年有近百萬噸的農產品在市場集散,為解決農民賣難、市民買貴等問題,保證新區農產品供求做出了積極貢獻,更確保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篇:陜西提升特色農產品上行能力
下一篇:河東區開展校園食安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