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11:42 瀏覽量:22509 來源:食品網
在最近發布的《貴州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醬香白酒產業集群到2025年達到60萬千升產能、2500億元總產值。醬酒產業成為貴州經濟發展的重點,同是白酒核心產業的四川,也提出加力打造濃香醬酒兼備的川南經濟區宜賓瀘州兩大世界級白酒產區集群。當前的醬酒品類忽然間百花齊放,風起云涌,紛紛搶占市場“制高點”,醬酒會一直火下去嗎?更有觀點認為,中國白酒進入醬香時代,醬香酒會取代“濃香型”“清香型”。真的會嗎?
全國醬品賽道“爭鋒”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周刊主編葉歌認為,目前,醬酒品類的頭部品牌茅臺、郎酒、習酒、珍酒在消費群體中已耳熟能詳,也成為消費首選。熱度不斷攀升的醬品凸顯崛起,但能否成就為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在3-5年面臨殘酷的“淘汰賽”。眾多瘋狂起勢爆發出現的“新新醬品”層出不窮,可以說眼花撩亂,誰能夠占領消費群體心智,獲得市場認可,值得關注。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中國醬香酒產業實現產能約60萬千升,同比增長約9%,約占中國白酒行業產能740萬千升的8%;實現行業銷售收入約1550億元,同比增長14%,約占中國白酒行業銷售5836億元的26%;實現行業銷售利潤約630億元,同比增長約14.5%,約占中國白酒行業利潤的四成。
目前的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包含有坤沙、翻沙和碎沙工藝,都屬于純糧固態工藝的醬香型白酒。60萬千升的年產能中,大曲坤沙級醬酒約占50%,在30萬千升左右;剩下部分是翻沙級醬酒和碎沙級醬酒。還因為醬香型白酒基酒儲存3-5年的工藝要求,實際上,大曲坤沙酒年銷售應該不到15萬千升。“缺好醬酒”還是一個長期性現象。
2020年整個醬酒板塊創造了1550億元的營銷規模和630億元的利潤,這其中就包括仁懷核心產區非茅臺系的約300億元銷售收入??梢杂鲆姷氖?,未來醬酒二線梯隊陣營品牌中,例如恒昌燒房、白金酒、國臺、夜郎古、金醬、五星、貴州醇、丹泉、寶醞、貴州安酒、黔酒股份、貴酒,還有四川產區五糧液永福醬、川酒集團赤渡醬酒、潭酒,山東云門醬酒等等,都在開發市場,不會放過醬酒熱的絕好機會。
白酒消費有周期嗎,醬香酒會取代濃香、清香型白酒?
1949年建國初期,我國白酒產量只有10.8萬噸;到1996年,白酒產量達到歷史高峰,總量801.30萬噸,是建國初期的80倍左右;“九五”以來,國家對白酒行業制定了以調控和調整為基礎的產業政策,白酒的產量逐步下降;2004年之后行業結束連續8年的衰退,產量持續增長,迎來了白酒行業的“黃金十年”。
2012年開始白酒消費市場出現巨大變數。需求飽和、產能過剩,價格泡沫逐步破裂,加上受“三公”消費、“禁酒令”“塑化劑”等影響,中國酒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一線名酒銷量手阻價格下滑,因其體量和強大的市場,還能夠支撐前行,而價格壓力同步傳遞到二線三線企業,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面臨停產關閉狀態,銷售受阻流動資金不足壓力倍增,有酒賣不出去,低價出手也無人問津。
自2017年開始白酒行業呈現軟復蘇,茅臺價格開始走高恢復,白酒行業逐漸回暖,名酒提價趨勢明顯,這些都被視為行業走出調整期的信號。
葉歌認為,白酒行業發展出現的幾次起伏漲落,是因特定的經濟時期所決定的。越來越成熟完善的消費市場、理性知性的消費者,決定了未來的白酒行業以及消費領域的產業都會更加成熟,行業大起大落現象可能性不大。
醬香型白酒近幾年受到行業和消費者關注。茅臺作為白酒風向標,高揚的價格支撐著酒業前進的方向。雖然對茅臺酒一瓶難求怨聲不斷,但其地位與行業貢獻毋庸置疑。也是因為茅臺為首的醬香酒在持續的釀造工藝、釀造環境、營銷的整體性轟炸式傳播,使得白酒中的小眾品類醬酒在長期低迷中迎來機遇脫穎而出,特別是2018、2019年開始呈現出發展新氣象。應該是媒體傳播助力、行業人士的推力、茅臺醬酒企業的合力,共同成就今天的醬酒熱。
在仁懷產區走訪中得知,在行業低迷期,茅臺鎮的釀酒企業停產關門不計其數,也看不到幾處在冒煙,只要有人出錢買酒就賣的情況比比皆是。大量的庫存酒難以變現,沒有資金回籠周轉,許多小作坊壓得喘不過氣來生存艱難。
時局突變,困局反轉,存量變為優勢。因醬酒從生產到產品出廠儲藏期較長,一般是需要3-5年,如今,曾經買不出去儲藏的醬酒反而成了“香饃饃”,誰有大存量的優質醬酒誰就有底氣有實力,醬酒熱之下,包括一些仁懷本地的大廠也在大量收購囤積基酒,還別說外部市場客商到仁懷采購,內部渠道獲悉,就連茅臺鎮的企業也有基酒告缺,在貴州外的近鄰產區采購醬酒基酒!醬酒新品發布會、品鑒會、發展論壇、新體驗館開業...每天都在發生。
但是,整體看雖然醬酒成為行業熱度,但受其生產工藝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條件影響,在白酒占比中的體量還是很少,一些人鼓吹酒業變天將是“醬酒天下”,言過其實。有更多人愿意去體驗品味醬酒是好事,但醬酒文化工藝也并非神秘,有些過分夸大其詞吹噓產區環境的絕對唯一性,和虛構品牌不實歷史也是不可取的。
醬酒僅僅是白酒核心香型的其中一個,濃香白酒依然占據消費市場的絕對優勢,清香型白酒的消費也在提升,很難說是誰取代誰。美美與共,各表其美,做好品質,定好合理價格,講好品牌文化,讓消費者更多的在認知享受中去選擇美酒,感受中國酒之美,只有征服打動消費者才是“硬道理”。
葉歌/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周刊主編、酒莊號創始人、品牌傳播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