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12:04 瀏覽量:1112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攬大局,謀遠慮”。2018年4月13日,當從93歲高齡的李士靖老人手上接過他為中國食品報社品牌研究院題的字時,在那一瞬間,真正感受到了經過歲月沉淀的長者的智慧和眼光,這是他對于人生的深刻體驗,也是對于年輕人的希冀。
李士靖贈送“銘言”
李士靖,是“2017年度致敬中國食品人之特別致敬人物”的獲獎者,他曾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食品協會會長、北京奧運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員,被中國食品報社品牌研究院聘請為“終身首席研究員”。在中國食品界,他是泰斗級的人物,無論是其專業素養,還是其道德修為,所有認識他的人都會由衷欽佩。
對中國食品報社品牌研究院來說,面對中國食品品牌建設并不令人樂觀的現狀,如何真正走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和中國國情的“一流智庫”建設之路,的確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李士靖為中國食品報社品牌研究院題寫的銘言“攬大局,謀遠慮”,恰恰指明了方向。對中國食品品牌建設而言,正因為前路艱難,所以才更需要“攬大局,謀遠慮”。
談到中國食品的品牌建設問題,李士靖最為關心的依然是“緊急搶救老字號”,他強調應該發起“第三次全國性搶救老字號”活動。“雖然經過第一次、第二次搶救,很多老字號得到了保護,有些老字號發展得很不錯,但還是有大批老字號逐步消失。對中國食品的品牌建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損失。老字號本身就是品牌的象征,百年老字號更是歷史的記憶。”
中國食品品牌建設必須要注重文化傳承,李士靖說:“沒有文化,就沒有品牌。百年老字號之所以能傳承百年,除了對品質和服務的追求,更有對文化的高度重視,對文化所傳遞的儒家‘仁、義、禮、智、信’價值觀的尊崇。看百年老字號的名號,絕大多數體現著對這一價值觀的尊崇、踐行、敬畏。百年老字號追求百年價值觀,所以,往往在企業形象、產品品質上戰戰兢兢,絲毫不敢懈怠。反之,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食品企業,則不僅不重視品牌建設,甚至連基本的法律法規都不遵守,這樣的企業必須依法嚴懲。”
既然要傳承文化,自然就必須梳理史料。在梳理食品史料、研究食品史料、出版食品史料上,李士靖的十卷本《中華食苑》是其經典之作。在他贈送給中國食品報社品牌研究院的大量珍貴史料中,筆者領略到了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知識。李士靖特別囑咐:“食品企業特別要注意收集史料,沒有對史料的梳理,不僅走不好現在的品牌建設路,更走不好未來的品牌建設路。”的確,“繼往”才能“開來”,“承前”方能“啟后”。
事實上,“攬大局,謀遠慮”,不僅是李士靖對中國食品品報社品牌研究院的囑托和希冀,也是中國食品界另一位泰斗級人物——陳君石院士對品牌研究院的建議和要求。陳君石也是“2017年度致敬中國食品人之致敬人物”之一,作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院士對中國食品品牌建設既有著史學家的犀利眼光,又有著科學家的縝密思維,他對中國食品品牌建設問題的建議高屋建瓴。
陳君石讀《中國食品報》
“時間是品牌建設的基礎性要素,品牌建設必須要持之以恒,短平快做不出品牌。”這是陳君石院士給出的第一個建議。他說,評價一個食品品牌,先要從時間著手,看這個品牌有多長時間,經歷了多少歲月。沒有經過時間檢驗的品牌,很難說是“品牌”,更不能說是“知名品牌”。這樣的“品牌”,那樣的“品牌”,時間才是第一“品牌”。中國的食品企業,相當一部分不重視品牌建設,只追求眼前利益,這是導致食品安全風險問題的重要因素。百年老字號為什么可以成為品牌?因為有時間在那里,時間是最公平、最透明的檢驗工具。
“大數據是品牌建設的核心性要素,品牌建設必須要以數據、標準、體系為支撐。”這是陳君石院士給出的第二個建議。他說,評價一個食品品牌,除了看時間這個基礎性要素,還要有科學的數據支撐、標準評判,同時又要體系化。這樣,既可以客觀地呈現事實,又可以依據數據、標準、體系去建設品牌。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需要在哪里改進,比照一下數據和標準體系就可以了,避免盲目和盲從。品牌建設不等于廣告投放,更不等于虛假夸大的廣告宣傳。嚴格了品牌建設,食品安全風險就會有效降低。
“世界性眼光是品牌建設的重要要素,食品企業負責人需要更多地走出去,參與國際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更多地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建設自己的品牌。”這是陳君石院士給出的第三個建議。他說,中國食品品牌的建設,需要更具備國際視野,學習和借鑒國際同行業的經驗,不能固步自封。中國的食品企業需要加入到國際組織中,看看國際同行業過去做了什么、現在正做什么、將來要做什么以及是用什么標準去做的。只有這樣,中國的食品企業才能贏得世界性的承認、尊重,也才能在世界范圍內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至于在走出國門之后被動受氣。但是,陳君石院士也不無遺憾地表示,中國的食品企業家有世界眼光的還很少,參與國際相關行業標準制定過程的更少。
“攬大局,謀遠慮”。李士靖、陳君石之于中國食品品牌建設的真知灼見,使這六個字具有沉甸甸的份量,它既是方向性的指引,也是警示性的提醒。在中國食品品牌全球化的道路上,“攬大局,謀遠慮”的確應該成為中國食品人銘記在心的忠告。
中國食品報社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 曹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