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 14:29 瀏覽量:11788 來源:瀟湘晨報
為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全面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和應急保障體系,日前,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并印發了《湖南省“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及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規劃》明確,爭取到2025年,全省糧食安全和物資應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糧油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依法管糧管儲制度更加健全,監督效能全面增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人才隊伍素質、行業現代治理能力穩步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溯源體系、技術創新體系、人才隊伍和科普體系不斷加強,實現糧食和應急儲備物資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和糧油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雙引擎良性循環。
糧食儲備更加充實,保障更加有力
近年來發生的洪澇、森林火災、低溫雨雪冰凍、地質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以及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凸顯出民生物資、防疫物資的儲備短板,也暴露了保市場、穩供應、抗大災還存在弱項。
為改革完善地方儲備糧管理體制,健全地方糧食儲備運行機制,確保儲備物資平時備得足、管得住、儲得好,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規劃》明確要全面充實成品糧儲備,按照長沙市主城區及市場易波動地區15天以上(含15天)、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城市主城區7-10天市場供應量建立成品糧油(含必要小包裝)儲備。
同時《規劃》明確,要構建平時服務、急時保供、戰時應急的糧食應急體系,形成逐級保障、層級響應、小災市縣區域內自救、大災省級及以上區域救助的應急保障機制。依托糧油零售網點、軍糧供應站點、商場、超市等,健全糧食應急供應網絡,確保每個鄉鎮、街道(社區)至少設立1個糧食應急供應點。長沙市人口集中的社區,每3萬人至少有1個應急供應點。鼓勵支持應急加工骨干企業升級技術、改造設備設施,進一步提升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加強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培訓,開展應急綜合演練,切實提高糧食突發事件的協同應對能力。夯實地方政府糧食應急主體責任,統籌建設統一的糧食和物資儲備應急指揮中心,改造建設一批原糧成品加工、主食加工儲運配送等功能齊全的省、市、縣級糧食應急保障中心。
儲備品種更加清晰,體系更加完善
《規劃》指出,要結合全省物資儲備實際,在全面摸清物資儲備家底的基礎上,根據儲備功能和品種歸類,按照應急救災和國家物資儲備安全需要,建立和充實戰略物資(棉花、食糖、食鹽、豬肉、化肥、種子、茶葉等)和應急物資儲備(救災救助物資、防汛抗旱物資、公共衛生物資、其他應急物資)品種,補齊儲備品種短板和弱項;堅持以較少投入全面提升儲備效能。在積極推動恢復省級棉花儲備的基礎上,協調爭取適度擴大省級食糖儲備規模。
同時,整合糧食儲備庫、物資儲備庫、社會第三方倉儲物流等資源,按照“統籌規劃、專業高效”原則,構建以長沙國家級物資儲備樞紐為核心,以湘西、湘南、環洞庭湖地區等省級區域性儲備基地為支撐、以市-縣應急物資儲備點為依托的“一核心、四基地、多網點”、“縱向銜接、橫向支撐”的物資儲備基礎設施網絡,形成差異化存儲、功能互補的儲備體系。
糧食監管有據有力
為建立健全糧食流通法治體系,提升依法管糧能力,進一步強化政策性糧食日常管理和依法監管,《規劃》指出,湖南將加快新修訂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宣貫,積極出臺《湖南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進一步修訂《湖南省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辦法》。
同時為了提升糧食監管能力,《規劃》明確,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采取四不兩直、交叉檢查、聯合執法、綜合性監督檢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創新開展執法督查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執法亮劍”行動。構建行政執法信息管理系統,做好監督檢查體系、糧油庫存檢查、涉糧案件查處和糧食經營者誠信檔案等監督檢查信息系統的運營工作。用好12325熱線,加強查漏補缺、跟蹤問政。加強糧儲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建立“共抓共管共享”全方位監管機制,強化業務管理機制事前事中監管和執法督查機構事后行政執法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凈化區域協同監管、部門協同監管,推動跨區域協同監管,形成分級負責、各有側重、齊抓共管的監管局面。(王茶茶)
上一篇:中國入世二十周年農業發展高層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派出專家赴河北、山西等地開展“三秋”搶收搶種技術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