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6 13:41 瀏覽量:23580 來源: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報道
農村婚喪嫁娶、喬遷壽辰時有集中舉辦宴席的習俗,如何將農村居民舉辦宴席的合理需求和農村社區發展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優化農村公共服務,建設好美麗鄉村,為群眾辦好實事小事?今年以來,四川成都市崇州隆興鎮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和新冠肺炎防控期間舉辦農村群體性宴席相關要求,寓監管于服務,創新建立群宴集中辦理模式,規范場地、規范鄉廚、規范設施,及時補齊城鄉環境治理中的“短板”,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更優質、舒心的公共服務。
農村群宴大多占道辦宴、加工條件簡陋、環境衛生差,迫切需要解決辦群宴產生的阻斷交通、油煙污染、食品污染、濁水任流、易燃易爆、噪音擾民等突出問題。一是占用道路資源,影響居民出行。受傳統風俗影響,隆興鎮大部分農村居民家庭選擇聘請廚師在自家院壩、居住地的街道路面上搭棚結彩、筑灶辦宴,場鎮社區居民家庭大都選擇在住所附近的臨街街道辦理家宴,占用交通道路和人行道舉辦群宴的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治,既影響了鎮容村貌,又妨礙了交通,此現象也逐漸成為農村居民投訴的熱點。二是場地環境差,設施簡陋,群宴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因場地環境和設施因素,食品留樣制度形成漏洞,菜品露天擺放,人員交叉來往,極易受到二次污染。三是安全隱患多。液化氣瓶露天堆放,電線私拉亂接不規范,易引發安全事故。
農村自辦宴席事關民生需求,如何讓“壩壩宴”變“放心宴”?今年以來,崇州隆興鎮創新宴集鄉廚模式,探索監管和服務聯動,既然強化多方監管,又提供便民服務,探索將部分農家樂設為群宴集中辦理試點,采取場地可出租、鄉廚可自選、協會來管理的模式,向群眾提供辦宴場所和鄉廚選擇,形成了協會管理、鄉廚參與、衛生院和鎮食安辦監管的機制。
現在,崇州市隆興鎮農村辦宴點環境好了,有了停車位、標準的衛生間,舒適的休閑場所、并設有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欄。辦宴點設施全了,有固定的廚房、大棚餐位,用水、用電標準安全,污水排放也解決了。切實有效解決了農村群宴帶來的食品、交通、環保、消防等安全問題。
上一篇:鄉村廚師唐建康把“壩壩宴”變成“放心宴”
下一篇:金堂縣進企業開展特種設備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