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0 10:43 瀏覽量:1187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022年調味品行業與企業正面臨更大的挑戰及機遇。我國調味品行業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由幕后逐漸走到了臺前,行業形象和品牌滲透力逐漸增強。調味品行業應堅守四個信念:堅守美味是調味品企業發展的核心,堅守弘揚企業家精神是提高公司質量的根本,堅守獨立發展是產業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堅守提高核心競爭力是長期發展的根本。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2020年中國調味品知名品牌企業100強數據顯示,入圍的百強企業總銷售額為1139億元,近3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1%;入圍的百強企業總產量為1833萬噸,近3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7.7%,產能釋放較大,保持著較高速增長的態勢。但相比之前,增長速度已經有放緩的趨勢。截至目前,調味品上市公司(A股)中已經有16家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2021年前三季度,調味品上市公司利潤繼續出現下滑。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出現了整體承壓的現象。16家調味品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合計605.06億元,凈利潤合計88.37億元。營業收入正增長的有12家,占16家上市公司的75%,凈利潤凈增長的有6家,占16家上市公司的37.5%。
調味品行業進入者眾多,上下游之間的轉移、產業并購、資本投資和國際合作等時有發生,競爭激烈且能力有高有低,行業產能相對飽和,競爭主要體現在集中度提高和差異化經營上。市場競爭激烈,存在一定的內卷行為,個別領域的競爭無序且低效。同時,調味品行業的產能也在快速擴張。調味品企業在踏踏實實做好實業的同時,可以考慮在合適的階段引入資本,借資本助力企業的發展。但也要警惕目前調味品賽道資本投資過熱的風險,理性選擇資本并選擇優質資本。雖然調味品領域業績有所下調,但資本依然不斷加碼進入這一行業。
雖然調味品行業呈現出集中化趨勢,但鑒于調味品的消費特點,行業集中化進展比較緩慢。隨著大量的新增產能投產,產業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大企業以成本和品牌優勢擴大市場份額,中小生產企業則面臨轉型細分領域或退出市場。
隨著消費行為與消費模式的變化,調味品行業的渠道體系也正在快速迭代更新,但調味品的三大消費終端不變,仍然是餐飲端、家庭零售端及食品加工端。調味品企業隨著市場的演化,已經有了專業化的分工,逐步形成了生產商、品牌商和第三方風味解決服務提供商的三種企業定位格局。
目前,一批調味品企業定位為風味解決服務提供商,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并得到了快速發展。一些中間渠道商開始將定位調整為風味解決服務提供商,聯合產業鏈和供應鏈,連接生產基地與目標客戶,抓住市場前沿需求,潛心研究風味,為客戶提供風味解決方案,定制化調味品成為潛在的經濟增長點。
以餐飲業為主的下游產業對調味品的定制化需求愈發明顯。調味品企業加大了定制產品的研發能力,幫助餐飲業和食品企業實現創新發展。布局下游預制菜、半成品菜、方便速食等下游相關領域,成為調味品企業多元化運營的風口之一。尤其是具有良好市場知名度的品牌企業,具備風味研發的優勢和流量優勢,有利于消費市場的滲透和單個用戶價值的提升。
復合調味料發展迅速。復合調味料是當前調味品行業中發展最為快速的品類之一。根據2020年中國調味品知名品牌企業100強數據顯示,復合調味料入圍企業收入、單位產量收入均高速增長,產量穩中稍降,頭部企業集中度低。入圍企業數35家,收入合計122億元,頭部企業收入占比17%;產量合計71萬噸,頭部企業產量占比17%。
區域特色在復合調味料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川味復合調味料為例,川菜口味以麻、辣、辛、香為主,重視三椒和油的使用,復合味型有20多種,包括魚香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紅油味型、椒鹽味型、蒜蓉味型、姜汁味型等。近年,為適應消費者追求新奇特的消費心理,川菜口味在這些傳統口味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花樣豐富,尤其在大眾餐飲和家庭廚房中備受歡迎。隨著川菜的流行和消費者對川菜口味的喜愛,川味復合調味料迎來發展新機遇。各類產品品種豐富,產品創新和迭代迅速,企業品牌眾多,市場繁榮且競爭激烈。區域特色與調味品復合化的有機融合,將推動調味品產品在原有品種和風味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創新,開拓新品,以適應和引導消費者新的口味需求。
未來,調味品企業要不斷適應新變化,緊跟時代潮流,始終堅持長期主義與專業精神,聚焦優勢,深耕價值,踏踏實實做好實業,做好產品。
上一篇:湖南加強醬油和食醋質量安全風險監控
下一篇:“有味道”的預制菜產品更“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