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16:10 瀏覽量:2643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在消費者傳統觀念里,認為現場宰殺的食材才更加新鮮,但現場宰殺不等于品質新鮮,在人口密集區域宰殺家禽,除了臟亂差,還存在一些疾病傳播的風險。”在近日舉行的家禽“殺白上市”專項執法行動上浙江省溫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臨近春節,浙江省溫州市市場監管局、溫州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開展市場流通領域家禽“殺白上市”專項執法行動,進一步規范活禽經營和屠宰行為,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活動將持續到今年3月中旬。
截至目前,執法人員共檢查農貿市場17家49個經營戶,發現涉嫌經營無“一證兩標”的家禽經營戶19家,依法實施行政強制扣押措施19家,并將繼續開展立案調查;查扣雞鴨等產品299只,共計約500公斤。
“早在2014年溫州市政府出臺了《溫州主城區活禽定點屠宰管理實施方案》,在主城區實行活禽‘定點屠宰、殺白上市’制度。”溫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主要重點督促家禽生產、加工、銷售、使用者嚴格執行禽類產品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等制度,加強對農貿市場、菜市場、臨時疏導點及重要路段周邊等區域活禽非法銷售、宰殺行為的執法管控力度。同時,要求主城區禽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要做到‘浙食鏈’應用應上盡上、‘溯源碼’應賦盡賦,將殺白禽產品全面納入‘浙食鏈’追溯管理。”
據了解,溫州市市場監管局、溫州市農業農村局將依托數字化改革,進一步推進禽產品溯源管理。預計今年2月底前打通屠宰場、農批農貿、配送企業、餐飲單位、學校食堂等重要節點,實現全面應用“浙食鏈”無紙化查驗、記錄、保存殺白禽檢驗檢疫和交易信息,停止使用各類紙質追溯憑證、分銷證明,有關檢疫檢驗信息通過“浙食鏈”生成的“食安碼”向消費者展示。對未按照規定將殺白禽產品檢驗檢疫信息錄入“浙食鏈”的經營者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