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11:13 瀏覽量:24121 來源:酒說
近日,甘肅紅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川酒業”)年產1.2萬噸純糧原漿白酒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這個消息,讓過去一直專注省內發展的紅川酒業再次躍入全國酒業人的視野,因為就當前酒業而言,產能擴建項目并不稀奇,但是除了頭部一線名酒和正火的醬酒企業之外,區域性品牌擴產擴能的相對較少。
酒說進一步從市場層面了解到,2021年紅川酒業銷售收入突破10個億,成為隴酒板塊的中流砥柱,不僅在不經意間成為區域酒企中的增長樣本,更成為百億隴酒發展愿景里面的生力軍與頭部力量。
今天酒說走近紅川酒業,走進西北隴酒產區的新頭部代表!
1
從3000萬到10個億,甘肅酒圈的“紅川現象”
據了解,紅川酒業的前身系國有成縣紅川酒廠,是酒業最早一批成立的國有白酒生產企業之一,在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全國35家、甘肅省釀酒行業首批唯一一家的“中華老字號”。這樣一個極具品牌歷史和生產能力的企業在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內蟄伏區域發展。
轉折點出現在2008年,通過資產重組,紅川酒業改制為民營控股、國有參股的股份制白酒生產企業,體制的變革帶來組織活力的釋放,從2008到2021年的這14年間,紅川酒業發生了蛻變,銷售和利稅翻了幾番:從曾經的年銷售額3000萬元、上繳稅收700萬元到2021年銷售收入一躍突破10億元,上繳稅收超2.5億元,14年間企業更是累計為國家上繳稅收超18億!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高速發展,紅川酒業目前6000噸的產能已經供不應求,這也是本次擴能項目開工的核心所在。據悉,該項目占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投資接近1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使紅川酒業的純糧原漿酒生產能力提升2倍,從現在的6000噸達到1.8萬噸,進一步夯實其隴酒領軍企業的地位。
在酒說看來,當前白酒行業其實整體產能是供過于求的,但是優秀的產能總是稀缺的,這也是頭部企業和優質企業紛紛擴產的原因所在。紅川酒業作為區域酒企的代表能夠積極擴展,這背后反映了其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因為行業都知道在擴產背后不僅僅是企業有資金、政府支持這么簡單,更重要是產品能動銷、市場不飽和,可以說紅川酒業的主動擴產本身就是企業發展高質量的重要信號。
2
“供不應求”背后的區域酒企增長新樣本
其實我們聚焦紅川酒業的增長現象,更多想探討的是:在當前全國性名酒產品序列化下沉和醬酒攻城略地的雙重擠壓下,區域酒企如何保證持續增長?盡管甘肅市場整體規模并不大,但紅川酒業能夠成長為真正的區域龍頭企業,省內市場貢獻占比極高,這背后同樣有許多值得思考與挖掘的重要意義。
當然企業增長一定是厚積薄發,紅川酒業的厚積充分體現在悠久的品牌發展歷史、獨特的釀造技藝帶來的品質風格差異化和天然“隴上江南”產區風土帶來自然優勢,當然這些“有產區、有品牌、有品質”只是生產一瓶好酒的必要條件,同樣也是許多區域龍頭酒企能站住腳的共性所在,而真正能夠讓“一瓶好酒”變成“一瓶賣得好的酒”則取決于其兩大法寶:
一個是不斷升級產品結構,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據了解,目前紅川酒業已擁有錦繡隴南、金成州兩個年銷售額數億元單品,飛天成州一個年銷售額過億元單品。同時,公司不斷研發新品,近年來先后推出了65度成州原漿、60度壇藏原漿、紅川小鎮等新品,并在常規500毫升規格的基礎上,延伸出了3000毫升、248毫升等不同規格的產品包裝,多個產品獲得了“最具影響力產品品牌”、“消費者最喜愛的產品”等榮譽。
多品匯量密集卡位省內市場、全價格帶覆蓋、及時的產品迭代與產品升級,這可能是紅川酒業給出的重要答案。客觀而言,區域酒企相比全國性品牌,其實最大的優勢在于區域情懷的品牌訴求和更加扁平極致的市場組織與反應速度,無論是“一杯紅川酒,半部隴酒史”的講述,還是“多子多福”的產品卡位戰,紅川酒業圍繞消費者需求構建起強大的產品矩陣,搶占市場與渠道空間。
另一個是堅持質量為先,品質思維。多年來一直堅持“純糧自釀,質贏天下”的思路,在基于傳統大濃香的基礎上,先后吸納四大名酒釀酒工藝,并取長補短,形成了自家釀造工法,并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構建起品質的核心競爭力。隨著本次擴產項目的進一步加持,紅川酒業的品質穩定性與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飛躍,進而更有利于市場上流通產品的品質穩定性,進而培育期日益龐大的、忠誠的消費群體。
對隴酒發展有長期觀察的北京卓鵬戰略創始人田卓鵬表示:紅川的崛起是“品質+卡位”的結果,紅川酒的確在當地有口皆碑,同時借助商務升級的需求,通過價格卡位300-500元價格帶并發育出大單品,從區域酒企一躍實現全省化布局,最終成就了“紅川速度”。
3
百億隴酒,紅川先行
2019年10月,甘肅省商務廳在“培育隴酒百億產業促銷提升行動方案及招商項目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培育百億隴酒產業促銷提升行動方案》,計劃在2025年實現隴酒的百億產值。
而從目前的發展狀態來看,整個隴酒的銷售規模也就是50億規模。而隴酒崛起的關鍵一定是龍頭品牌的引領,顯然這意味著紅川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客觀而言,這需要紅川酒業更快一些,尤其是在品牌差異化打造和品質差異化表達方面,畢竟唯有足夠的差異化,才有足夠鮮明的賣點!
好在紅川酒業早就在謀劃“走出去”,在完成甘肅全省14個市州的市場布局的基礎上,2018年北京分公司成立,2021年啟動新零售線上銷售工作,積極從市場層面走出去,借助移動互聯手段實現更大的品牌曝光與消費拓客。
在營銷專家田卓鵬看來,紅川酒業在基本完成全省化布局之后,下一步重點考慮的是兩個問題:如何進一步推進省內市場高質量和精細化發展、如何快速開辟省外第二根據地市場,這可能需要紅川酒業在品牌價值和組織變革做更大的加法,尤其是在產品的更高端千元、低端幾十元產品占位方面持續發力,大單品+高端化是重要命題。
的確,從區域酒企過去擴張的經驗來看,品牌一定要領先于市場,可能這需要未來紅川酒業更大范圍內聲量地表達;同時產能一定領先于市場,這一點從本次1.2萬噸就可見一斑。
邁步全國市場,紅川酒業的未來發展之路,我們值得期待!
上一篇:蔡洪坊酒業董事長李華偉:“濃香+醬香”雙品類助力豫酒振興
下一篇:百年品牌再鑄輝煌——關于丹鳳葡萄酒產業的調查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