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1:29 瀏覽量:13742 來源:中國食品報
目前,我國食品工業已進入以“營養與健康”為導向的深度轉型期,為更好地把握新階段我國食品工業轉型的大方向,科學引導食品工業的創新發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特邀食品行業權威專家,闡述他們的鮮明觀點。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 孟素荷
我國食品工業正處在健康轉型的漸進過程中,但其涵義絕不僅僅是減油、減鹽、減糖的“三減”,而是需要迫切提升現有食品的健康內涵,發展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為根基,以科學為基礎,以食品為載體,應用具有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質和原料,生產滿足不同人群多元化需求的食品。在當下食品行業健康轉型的重要時期,食品企業的“三減”與功能食品等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已經形成雙輪驅動的格局。它既需要產業加大科技投入以實現迭代創新,為健康中國的實現夯實基礎,更依賴于管理的疏堵結合和監管的有為和到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 陳君石
我國食品工業的轉型方向是營養和健康,這是普遍公認的觀點。然而,需要強調的是,要把這個轉型方向放在聯合國2021年9月召開的食物系統峰會所倡導的食物系統改革的高度來考慮。可持續食物系統涉及食品安全、營養健康食物、減少食物的損失及浪費、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生物多樣性、人人平等和公平等。因此,食品工業的發展既要滿足人們的營養健康需要,又要做到綠色生產,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朱蓓薇
我國食品工業是經歷了從農產品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再到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的過程,形成了具有現代工業化特征和行業細分的食品制造體系。食品工業健康轉型升級是新時代背景下食品工業發展的必然歷史進程,必然將保障新消費模式下人類“營養和健康”的時代使命擺在首位,將智能化和信息化作為產業升級途徑,將碳減排和碳中和作為產業升級方向,將滿足人類的享受和體驗作為產業升級的目標。未來的食品工業特征將是健康、愉悅、智能、低碳。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未來食品科學中心主任 陳堅
食品工業的健康升級,應以解決目前在食品資源與質量、食品營養與安全、飲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主要任務,通過3T(Food Technology、Bio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技術融合,逐步發展成為高技術產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 陳衛
目前我國居民食品消費層次已由溫飽向營養健康轉變,人口老齡化、代謝慢病高發等問題為健康食品產業興起帶來強勁需求,后疫情時代更是為健康食品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未來,有必要以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殊人群食品、營養強化食品、未來食品、高端食品配料等產業鏈中具有大健康、高技術、低碳綠色和新興產業特征的重點領域為突破口,從健康數據監測、新資源挖掘、營養精準設計、關鍵技術突破、數字化物流等創新鏈條入手,推動健康食品產業與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實現產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謝明勇
“食療”是我國食品工業健康轉型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對改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食品工業應充分利用好“食藥同源”資源寶庫,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營養學相結合,傳統食療配方與現代食品工藝相結合,生產以普通食品形態為載體,可有效預防和降低慢病風險,或調節亞健康狀態的食療食品。因此,將大力發展食療食品產業變成我國食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的戰略行動,應成為業界共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 丁鋼強
我國食品工業正處在健康轉型的漸進過程中,迫切需要提升現有食品的健康內涵,發展以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為根基,以科學為基礎,以食品為載體,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的食品。在當下食品行業健康轉型的重要時期,食品企業的“三減”與功能食品等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已經形成雙輪驅動的健康轉型格局。新型營養健康食品需要對標需求,品類多元化發展,打破傳統壁壘,擴大產品覆蓋人群。增加食品的健康內涵,科學“加”入有益于提升健康的食品組分,改善消費者亞健康狀態,促進公眾身心健康。